阅读下列三个有关材料。 材料一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钢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阅读下列三个有关材料。 材料一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钢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1节硅、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2节铝金属材料 第3节复合材料 材料三教科书“铝与铝合金”的呈现内容 认识铝及其化合物 【交流?研讨】 你已经学过钠、镁、铁等金属单质的知识,这些金属在性质上具有相似之处。 讨论: 1.铝作为一种金属,它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2.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这可能与它的哪些性质有关? 铝(aluminium)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为660.4℃,沸点2?467℃,密度2.70?g/cm3,约为钢的1/3左右,导电性仅次于银、铜和金。 金属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它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在常温下.金属铝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能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铝还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 【观察?思考】 金属铝的还原性 实验1用镊子夹住一小团脱脂棉,蘸上一些铝粉,在酒精灯上点燃,并立即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底放一些细沙),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2将两张圆形滤纸分别叠成漏斗状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是四层.把内层“纸漏斗”取出,在底部留个孔,用水湿润,再把另一个“纸漏斗”套在一起,架在铁架子的铁圈上,下面放置盛有细沙的蒸发皿,把5g烘干的三氧化二铁粉末和2g铝粉混合均匀放在“纸漏斗”中,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并在混合物中插入一个镁条,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镁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记录 这个反应称为铝热反应,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称为铝热剂。铝热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常用于焊接钢轨等,这种焊接不用电源,而且焊接速度快、设备简易,适于野外作业。此外,在工业上,也利用铝热反应焊接大截面的钢材料。 与铁、镁等金属相似的是,金属铝能与盐酸、稀硫酸等发生反应;与它们不同的是,它还能与碱溶液发生反应: 摘自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第4章第2节(铝金属材料)。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6分) (2)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4分) (3)用教学流程图(教学设计思维)简要表示本节教学内容组织形式。(6分) (4)在实验2铝热反应实验中,简述“纸漏斗”上面加入少量氯酸钾的原因并写出相关化学 反应方程式。(5分) (5)回答【交流?研讨】中问题2“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这可能与它的哪些性质有关?”(3分) (6)对本课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6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铝及其氧化物的物理性质。 ②掌握铝的化学性质及铝与氧气、氧化铁、酸、碱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③知道铝作为材料在工业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在观察与思考中,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发展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加深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方法的认识。 ②在交流讨论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重点:A1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难点:A1及其化合物的两性;运用实验探究、分类等方法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3)用教学流程图(教学设计思维)简要表示本节教学内容组织形式。 (4)“纸漏斗”上面加入少量氯酸钾,是为了镁加热后产生的热量促使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使燃烧更加剧烈,短时间内放出更多的热量,促进铝热反应发生。 (5)铝密度较小,约为钢的1/3左右,常温下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与氧气反应,可制成轻便的日常用品;导电性仅次于银、钢和金,用作导线;氧化铝为原子晶体,熔点高,可作耐火材料;铝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用于工业生产。 (6)板书设计 铝及铝的化合物 一、【交流·研讨】 铝的性质: 1.作为金属(金属的通性):固体、金属光泽、导电性、延展性 2.作为重要的金属材料:轻便(密度较小)、稳定(氧化物薄膜保护内部的金属,阻止其继续与氧气反应)、导电性好、还原性(铝热反应)。 二、【观察·思考】

相关内容:三个,有关,材料,化学,课程,标准,内容,根据,生产,生活,应用,实例,实验,金属,化合物,性质,能列

猜你喜欢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2-2014 曾言题库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cengyan.com

页面耗时0.0272秒, 内存占用1.06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4次

鲁ICP备17016787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