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沃森先生,请立即过来,我需要帮助!”这是1876年3月10日电话发明人亚历山大?贝尔通过电话成功传出的第一句话,电话诞生了,人类通讯史从此掀开了一个...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1.“沃森先生,请立即过来,我需要帮助!”这是1876年3月10日电话发明人亚历山大?贝尔通过电话成功传出的第一句话,电话诞生了,人类通讯史从此掀开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刹那所说的名言“对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迈出一大步”,牢牢铭记在地球人的心上。1969年7月20日,全世界5亿电视观众都看到了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宇宙飞船降落在月球上的历史瞬间,登月是人类航天科技的一大进步,正如登月者塞尔南所说:“在月球遥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国界,我觉得地球就是一个整体,我的整个思想也就开阔了。” 1969年,互联网的雏形在美国出现。上世纪70年代初,实验人员首次在实验网络上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这标志着互联网开始与通讯相结合。到了 90年代,互联网开始转为商业用途。1995年网络发展迎来第一个高潮,这一年被称为互联网年。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讲过:“将来人类的知识将会大大增长,今天我们想不到的新发明将会屡屡出现,我有时候几乎后悔我自己出生过早,以致不能知道将要出现的新事物。”他的话说得不错,如果让一个1900年的发明家想象今天的世界,他也许能想象出宇宙飞船、深海潜 艇,但对核能、计算机、互联网、基因工程绝对一无所知。现在,知识爆炸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乐观,有位作家这样写道:“我真诚地相信,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知识时代,没有任何事物我们不了解”,“只要是人能想到的事,总有人能做到。”20世纪科技的发展使 这句话越来越像真理。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 《韩非子?五蠢》中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意思是社会变化了,一切事情也要随着变化,世事变迁,情况因世事同而有异,而措施也就应适应于当前情况。人类技术在每一历史阶段的迅速发展,正是因应“世异”的结果,从而也对人类社会生活 和制度建设等诸多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创新是社会关系发展变革的物质技术力量,新的生产力的获得,将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并由此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进而引起社会关系的改变。“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随着一旦 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野蛮时代发明的动物驯养技术,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和较丰富的剩余物,而且为人类开始摆脱从自然界“掠夺式”获取食物提供了现实可能,成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火药、指南针等发明对瓦解封建制度起了革命性的作用,宣告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指出,机械发明及其带来的生产方式的转变,不仅能简化和削弱劳动强度,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样,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个人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时间以及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多,从而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一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随着技术创新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物 质文明成果不断丰富,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逐渐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从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可见,技术创新不仅 , 同时, , 因而 。 2 . 新技术有没有可能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 这是某大学社会学系G 教授关心的问题。她比较关注社会当中的普通人怎样生活,怎样面对新技术、新媒体,新技术是不是促成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 2014 年某研讨会上,G 称自己一直比较关注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比如新生代农民工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当时她和她的团队曾经对此抱着很大的希望,认为新技术可能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融入社会。 “按照常识,如果大家是在同一个社会时空中生存,拥有同样的硬件条件或者数据终端,按道理来说可以平等地获取信息、资源、各种各样的机会。从理论上说,非常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社会鸿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正。”她说。 但经过实际研究,她发现,现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在新技术的使用中,城乡之间显现出非常明显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来自《新约? 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常常被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事实证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是在一定程度或者相当程度上填平了一- 比如普通人和彻底掌控信息的垄断者之间的某种鸿沟。但从现在看来,新技术能否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还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观察。 不过,G 还是认可了信息技术为农民工带来的一些改变,G 大体上从三个方面观察农民工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包括新媒体和自媒体。 首先,从他们日常生活的使用情况来看,信息技术确实给他们的生活、交往,特别是给他们就业求职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作用非常大。超过2. 6 亿的农民工“流散”在全国各地,他们中的相当一部人缺失城市居民能享受到的基本生活内容,是靠信息勾连起的“孤独个体”。他们通 过手机、互联网等,获得娱乐、消费甚至精神的寄托和心理抚慰。这些人背井离乡,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姐妹是分散的,甚至一年见不上一面,基本上是靠通信来维系家庭和亲属关系。更不用说在他们求职、经营自己的小买卖等工作机会方面,信息技术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从这 个角度来讲,技术对他们生活有很大帮助和改变。 第二个方面,从表达的角度来看,一般来说,农民工群体平时没什么表达渠道,在原来的状态下,他们的声音基本上是不会被外界听到的,但是有了新媒体技术以后,他们不仅拓展了视野,转变了意识,而且有了表达的渠道,G 把这种方式视作一种主体性的表达。 第三个方面更为重要。从信息技术和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化的集体行动角度来看,你会发现信息技术真的非常了不起,比如他们可以即时调用各种所需要的信息、知识以及各种经验。他们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没有领头人的情况下,用QQ群建立维权组织;同时他们通过信 息技术更容易获取外界的声援和帮助。有的农民工说,如果没有自媒体技术,他们自身的权益就不可能得到外界更多的关注。 G认为,也不可因此过度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因为线上和线下一定要结合起来才会有作用。农民工在互联网上虚拟的团结需要和他们已有的传统人际网络、社会关系产生联系,需要和他们所在工厂、企业的组织管理机构有直接关联。 更重要的是,当农民工从互联网这类新技术中获益的同时,那些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资源的人们却有能力从新技术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从长远来看,两者之间的收益差距实际上拉大了,而后者所增益的部分,大概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从农民工身上获得的。 3. 第X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国家高新技术装备展将在S市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 本届制博会上沈阳机床将展出最新研发、世界首台具有网络智能功能的“i5系列智能机床”,精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北方重工的新产品-------2500型压裂成套设备也将亮相本届制博会。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公司将展出特高压1000千伏主变压器,沈鼓集团将展出十万空分百万吨乙烯PCL产品,日本山崎马扎克公司等机床名企将展出加工精度世界领先的系列数控卧式、立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系统等新设备。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加自身的知名 度,日本尼康公司还带来了目前全球精度最高的激光扫描测量仪LK三坐标AL876测量仪,激光扫描能够达到1.6微米的标准。 现如今,没有什么比3D打印技术更能吸引眼球。为了满足S市“技术宅”人群的需求,本届展会首次设立了 3D打印技术和设备展区,吸引了包括香港缔维、上海泰联、武汉拓迪、华曙高科、沈阳盖恩等60余家企业参展,预订展位150多个。在这个展区,提前在网上预约的观众还可免费体验一次3D激光打印人体模型的机会。 每届制博会中,机器人表演区域都是人满为患。据悉,一大批来自国内外顶尖技术公司生产的智能工业机器人将亮相本次展会。日本松下、上海发那科、沈阳新松、沈阳美达数控科技以及南京熊猫电子装备公司等企业都带来了他们最新研制的工业机器人产品,这些产品代表了当今国际机器人产品的最高水平。展会同时还有日本川崎机器人表演赛、装载机街舞表演秀等活动。 在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的支持下,本届制博会首设髙新技术装备展区,展会期间将举办“设立高新技术装备展”。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将亮相本居制博会,展示逬年来我国高新技术装备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果和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及技术装备。本届制博会邀请了广东江门、天津滨海以及沈阳、鞍山、营口、阜新等高新技术产业幵发区和装备制造业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参展。其中,沈阳高新区初步规划展位面积540平方米,主要 展出机械加工设备、数控系统、IC产业、电子商务等。大连高新区初步规划展位面积396平方米,主要展示软件、集成电路、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技术和产品。 4. 材料A 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这一事件给正在发展中的中国髙铁蒙上了阴影,一时间人们对中国高铁充满了质疑和忧虑。然而,中国高铁建设的步伐没有停下来,并在浴火重生的过程中开始走向世界,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代表性技术。 2014年7月25日,由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安伊高铁(安卡拉一伊斯坦布尔)二期工程顺利通车。这是中国高铁真正“走出去”的第一个项目,得到了土耳其方面从政府领导人到工程队技工的高度赞赏。 中国高铁目前已具备性价比、技术、安全性等三大优势,同时,在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运营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拥有系统技术最全的高铁网络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具备了“走出去”的硬实力。土耳其安伊高铁二期线,就是中国递给世界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安伊高铁全部采用欧洲标准,监理和业主对技术资料、图纸设计、施工管理、安全质量要求严格。2013年12月27日,土耳其领导人来到高铁工地视察,并参加了萨帕加至科兹卡伊线 路的通车测试,测试结果良好,他在机车驾驶座上竖起大拇指。 中国驻土耳其前大使宫先生说,中国高铁走到技术标准高的“准欧洲国家”,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影响力,也提升了国家的影响力。 材料B 2014年4 月1 6 日,在中国国航的一架航班上,一位歌手通过电脑与另一架航班上的朋友实现了实时隔空对唱。 在实际空中飞行中,航班乘客可以通过WiFi接入互联网,和日常生活中的上网体验没有任何区别。在一个多小时的体验中,信号十分稳定,超出预期。这也是全球首次在飞机上使用4G 技术。而为这次飞行提供地空宽带系统、地面基站通讯设备的供应商就是中国自己的企 业—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近三年来,中兴手机保持了每年3 0%以上的稳步增长态势,目前已销往全球1 6 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的销量已经超过5 亿部。中兴通讯已跃居为全球第四大手机制造商。中兴通讯副总裁Q 先生认为,中兴手机能够在海外取得成绩最大的原因是产品有创新、有亮点。 “我们已经能够跟上世界其他同行的步伐,同步推出很多有吸引力的产品。我们这些中国厂商其实在创新方面,有非常多的新亮点,这也是我们能够赢得世界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从幕后走到台前,从卖产品到创品牌,中兴通讯通过科技创新正一步步地使中国制造“化蛹为蝶”。正如德国第三大运营商EPLUS公司首席技术官所说,中兴通讯公司已不再是单纯的加工制造,今天的中兴既可以产出优质的“中国制造”,更可以创出独特的“中国智造”。 材料C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体系与相关产业链的完备,中国正在从制造业的低端向高端延伸。而作为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的装备制造业,在中国已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 0 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1 / 3 , 多数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1 3 家中国大陆装备制造企业进入世界5 00强行列,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013年1 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罗马尼亚演讲时表示,中国制 造可以说是风靡全球。在近些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中国装备在某些领域有了新的成就。中国已经开始拥有比较成熟、完备的装备制造业,而且是相对先进的。特别是在铁路、核电和电力、公路、港口、电信等领域,技术装备实力雄厚,建设运营经验丰富,中茵装备是有竞争力的, 是值得依赖的。 开山洞、建隧道、修铁路、挖地铁需要一种特殊的设备— 掘进机。它用处广泛,但技术复杂,造价不菲。长期以来,掘进机装备制造技术完全被欧美、日本等少数国家所垄断。如今,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国正在成为这一领域的世界巨头。 在河南郑州,交通主干道一- 中州大道像往常一样,车流穿梭不息。路上行人都没注意到就在自己的脚下,一条100多米长的隧道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而施工“主角”是两台方头方脑、长相奇特的“大家伙”一^ 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自主研发的世界上最大的矩形盾构掘进 机。该隧道工程项目经理杨先生介绍说,如果用传统方式来开挖这样一条隧道,断路施工至少一年,而用矩形盾构掘进机却只需两个月。在工期大大缩短的同时,最大好处是道路免受“开膛破肚”之苦,交通不会被阻断,也避免了施工尘土和噪音污染,而真正操作这个1 0 米多宽、 7 米多高、重达4 0 0 多吨的掘进机的人只有二个,而且还是在地面,根本不用到地下。“我们只需操作这几个按钮就可以了,所有的系统包括下面的设备都是我们自己做的。” 除了性价比高,个性化的定制和服务是中国盾构掘进机与国际“巨头”竞争时的一张“王牌”。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副总经理C先生表示,他们的服务是全方位的。 2013年,中铁装备收购了长期合作伙伴、同时也是竞争对手的国际知名硬岩掘进机生产商德国维尔特公司。该公司高级代表表示,中铁装备是他们理想的“买家”。“有几家公司进人我们的视线,其中中铁装备是最专业的。它具有雄心壮志,我们相信中铁装备能够以最佳的方 式,来发展我们的隧道装备业务,使之发扬光大。” 现在,中铁装备在香港、德国、巴西、澳大利亚建立起四大国际营销中心,同时正在积极开拓伊朗、阿塞拜疆、印度、俄罗斯等市场。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先生认为:“中铁装备盾构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个别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市场 上占有率最高,在全球市场来看也达到了世界第二。” 装备制造业是科学技术和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最有深度、最具影响的产业,也是国家工业实力的综合体现。随着中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大幅提升,装备产品正在缩短与发达工业国家的距离,中国正一步一步向装备制造强国迈进。 5. 塑料的发明曾经给人的生活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塑料在垃圾中占相当一部分比例,而且大大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由于废塑料几百年都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细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温床;若埋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若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体。“白色污染”已成为危害环境的一大公害。 汽车的尾气、空调和电冰箱中的氟利昂都在破坏大气层。埃博拉病毒的爆发和流行也使全世界更加关注生物安全问题,并将其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全球数以万计的原子弹更是高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0世纪的信息技术将人类活动的效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另一方面,就像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指出的那样,为了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物质,人们牺牲了时间和当前的快乐,只是将幸福简单地与拥有汽车、浴缸和其他机械产品的数量画上等号,芒福德将之称为“无目的的物质至上主义”。在计算速度越来越快、人工智能程度越来越高的潮流之下,人类的个性开始被故意忽略和遮蔽,陷人的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单向度技术目标的误区。有评论家因此指出:“当发展着的物质科技生产力忽略、脱离开民众精神力的时候,就会丧失它应受人控制并为人服务的真正本质,而变成与人对立的人的异化力量。” … 观察家认为,未来科技最关键的发展方向是走人性化之路。闪烁着“人性”之光的产品将越来越多地出现,高科技产品也将被进一步赋予灵动的生命,在科技和人性之间嫁接桥梁。人性化的科技反映的是人类以下的思考:科技产品如何为人服务?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一种新的积极的变化?科技如何人性化?在盲目的物质化导向这一危途中,人性化之路将赋予高科技产品以新的价值观,那就是用大写的人性的光芒去逼视高科技这一之前高贵神秘、自视甚高的怪兽,使其形秽,让普通人也能看到这中间的无知和愚蠢来。 人性化的科技因此是在科技和人文、个性化与大众化、商业目标和社会使命之间去追求平衡,这种平衡不仅是一种美,也是一种智慧和态度。 6. 日前,世界知名未来学家,《连线》杂志创始主编,被看作是“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 者的凯文?凯利接受了采访,其间,凯利围绕着自己的《科技想要什么》等在技术思想领域的重要著作,回答了“新技术”与“人性”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现撮要整理如下: a. 在《科技想要什么》中我想表达的是,我对技术本质的疑虑以及人与技术的矛盾关系。世界上每天都有新的技术诞生,但我们还没有理论和框架,让我们来理解科技面对的是什么。我们一直在发展科技,但我们是否要考虑:我们会不会有一天被科技征服?科技是宇宙的一部分吗?它是好的那部分吗?我们是该限制它还是要发展它? b. 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对于技术的批判理论所描述的那样:这种貌似宿命的技术现实,本质上是人所无法控制的,但获得拯救的机会也恰在于此:“救赎即植根并发育于技术的本质 之中。”技术元素向共生性发展,这种发展也推动我们去追逐一个古老的梦想:在最大限度发挥个人自主性的同时,使集体的能力最大化。 c. 技术是进化的延伸,就像进化是宇宙的延伸那样。我们会认为技术对生命是种挑战,但事实上科技也是一种生命。技术也有像进化一样的历程,毕竟技术对宇宙、对生命都有积极的好处。技术具有生命的普遍特征,理解了技术的理论也就能理解进化论。 d.技术元素的确准备操纵物质,包括人类,重组各种内部结构,但是技术将为其注人感知能力和情感,注入更多“非工具性”的东西。我认为我们应该培养科技的感情。目前科技还不具备感情,但我认为今后我们会赋予科技感情。“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科技将具备人性。 e.科技是一种“新文化”,或者说,“科技是第三种文化”,这意味着科学家们可以直接和大众进行对话,而不是通过人文知识分子。传统知识分子所占领的媒体一直控制着舆论方向——他们说:“人文是精彩的,科学是呆板的。”今天,倡导“科技是第三种文化”的思想家们却 更倾向于绕过中间人,致力于用关注知识的读者们能够理解的形式,向公众传达他们最深邃的思想。 f.在过去二十年,互联网给人类的生活和知识的认知带来极大变革,而现在,是另一个起点。今天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之前的所有成果都是今天的基础。我想激励年轻人现在就是创造新事物最好的时代。不仅是互联网,对所有领域来说,现在都是创造新事物的最好时代。创造新事物,离不开技术创新。我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特别强调一句话:科技想要的,就是人类想要的。 (一)请在“给定资料1”的三处横线上各填一句话,使该则资料的结论语义连贯完 整。(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精练; (2) 在答题卡上按“可见,技术创新不仅……同时……因而……”的句式作答; (3) 总字数不超过100字。 (二) 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的看法。(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2)论述全面,语言简明; (3) 不超过250字。 (三) 假设你是制博会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就本届制博会的亮点,草拟一份备询要点,供组委会领导在制博会开幕日的记者通气会上使 用。(10分) 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 概括准确,分条表述; (3) 不超过200字。 (四) 阅读“给定资料4”,谈谈你从中国高铁、中兴通讯和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 能分别获得哪些启示。(20分) 要求:(1)紧扣材料,重点突出; (2) 观点明确,表述有条理; (3) 不超过500字。 (五) “给定资料6”中画线句子写道:“‘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科技将具备人性。”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明确、深刻; (2) 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 思路明晰,语言流畅; (4) 总字数 1000—12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一)可见,技术创新不仅丰富物质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引起社会关系的改变,帮助人类完成生活和制度等领域建设,同时,促进精神发展,让人有时间从事创造性活动和充分发展,因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目前新技术的使用很难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有待进一步研究观察。 新技术的使用为农民工的生活带来帮助:1.改善生活。信息技术给农民工带来了生活交往和就业求职上的便利,联系孤独个体。2.利于表达。新媒体帮助农民工拓展视野,转变意识,拓宽表达渠道,形成主体性表达。3.利于组织化的集体行动。信息技术帮助农民工调取所需、安全组织活动、维护自身权益。 但新技术并不能因此缩小城乡差距,反而显现出“马太效应”。线上的虚拟团结并不能改变农民工线下的关系,长远来说,优势群体将收获更多的收益,且有部分收益来自农民工等弱势群体。 (三)高水平体现:沈阳机床最新研发的世界首台具有网络智能功能的“i5系列智能机床”;日本尼康制造的全球最高精度激光扫描测量仪;国内外顶尖技术公司最新研制的世界最高水平的智能工业机器人展及表演赛。’ 多首次汇聚:首次设立3D打印技术和设备展区,网上预约的观众可免费体验;首次设立高新技术装备展区,展示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装备的成果。 多领域展示:机械加工设备、数控系统、1C产业、电子商务、集成电路、工业设计等。 (四)中国高铁: 1.甬温事故后,直面质疑,锲而不舍,坚持自主创新,在浴火重生中走向世界; 2.在发展中形成性价比、技术、安全性三大优势,利用这三大优势积极参与竞争; 3.在高铁网络建设中积累经验,增强硬实力,兼容国际标准,提升企业和国家影响力。 中兴通讯: 1.紧跟世界同行业发展的步伐,同步推出有吸引力的产品,坚持产品创新、突出亮点; 2.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杜绝单纯加工制造,生产优质的“中国制造”; 3.从幕后走到台前,从卖产品到创品牌,通过科技创新创出独特的“中国智造”。 中国装备制造业: 1.在发展中提升技术实力,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 2.在铁路、核电和电力、公路、港口、电信等领域积累丰富的运营经验,提高竞争力; 3.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注重自主研发,创新制造挖掘设备,降低能耗,减少人力物力损失; 4.强化性价比,在与国际同行业“巨头”竞争时推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注重全方位的 服务; 5.技术指标国际化,注重整体水平的国际化提升,创建国际营销中心,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6.扩大将科学技术和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深度和影响,向装备制造强国迈进。 (五)【参考范文】 科技想要什么? 蒋红增 20世纪无疑是科技大发展的世纪。电报、电话、电视、电脑的快速普及,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的飞速发展,抗生素、基因药物、化学合成制剂的大量发明,高速公路、铁路、大型客机的广泛应用,还有数不清的科技产品、科学发现,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元素,渗透到各个角落。 毫不夸张地说,科技已经包围、席卷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人们对科技产品的感叹与恐惧,日益交织在一起,成为普遍的心理情结。长期的大众传播和宣传教育,使人们在面对这种两难困境时,往往束手无策:或简单地把批判的目光指向操作科技背后的“利益之手”,或将空泛的进步 理念寄托于未来更高、更快、更强的新科技发明。然而,无论哪一种表现,都貌似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科技是外在于人而存在的,科技只是人的产物,是工具;人可以并且应当驾驭它。 这种默契的共同认识难道就真的正确吗?科技想要什么?凯文?凯利在《科枝想要什么》中明确指出:“科技不是由线路和金属构成的一团乱麻,科技是有生命力的自然形成的系统。 科技进化正如生物进化一样,日益呈现出无意识的趋势。科技是生命的延伸,它不是独立于生命之外的东西,它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 科技要富含知识、传承知识。知道黄牛卷着尾巴拍打牛虻,知道寒武纪曾有动物种群的大爆发,知道电报、电话、电视、电脑的工作原理 这就叫知识。同人类进化一样,科技的进化总是在富含知识、传承知识的征途中貌似拥有了自我进化的能力,曰益孕育出自己的倾向性、组织性和活力,与生物界和人类交织缠绕、共生演化、具有人性,使科技进化的速度和效益让人类应接不暇,既可能带给人类满足感,也可能会带来恐惧感。 科技要富有情感与智慧。望着妈妈给年幼的孩儿哺乳喂养,心里涌过一阵阵暖意,这就叫情感。想象夜幕中飘落的微尘,掩卷长思,冥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去向何方?”这就叫智慧。科技要富有情感和智慧,才能在进化中具有明确的进化导向,才能拥有和人类一样的心跳和呼吸,才能冲破混乱、混沌的束缚,寻求到最大的表现力、生命力、亲和力,才能与人类“共舞一曲,荡气回肠”。 科技需要科学精神。科学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和知识,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是真正有生机、有希望的民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就是这种精神的内涵,科技的进化需要这些科学精神,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面前,实现经济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无论是中国还是整个世界,概莫能外! 科技要进化,科技要秩序,科技要充满神奇、充满活力的未来,科技要感受生命、拥抱生命,科技妻与人类共舞…… 在新的互联时代,要用生命特有的眼光,注视、审视科技,不把它看成是死寂的、无生命的,而是要按照如人类生命特有的脉动一样,用全新的视角体察科技的生命,与科技交友、与科技为伴,而不再是整日对科技生活与科技生命充满焦虑、哀叹与疑惑。因为,科技想要的,就是人类想要的!

相关内容:沃森先生,过来,需要,这是,1876年,电话,发明人,亚历山大,贝尔,一句话,人类,通讯,史从此

猜你喜欢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错误啦!

错误信息

  • 消息: [程序异常] : MISCONF Redis is configured to save RDB snapshots, but it's currently unable to persist to disk. Commands that may modify the data set are disabled, because this instance is configured to report errors during writes if RDB snapshotting fails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option). Please check the Redis logs for details about the RDB error.
  • 文件: /twcms/kongphp/cache/cache_redis.class.php
  • 位置: 第 85 行
    <?php echo 'KongPHP, Road to Ja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