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锦瑟》教学实录的片段 师:作者回忆的是自己的“年华”,他的“惘然”之情,你们明白了吗? 生:好像明白了。“此情”表达的是作者对年华已逝去的惘...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阅读《锦瑟》教学实录的片段 师:作者回忆的是自己的“年华”,他的“惘然”之情,你们明白了吗? 生:好像明白了。“此情”表达的是作者对年华已逝去的惘然,自己抓不住过去那些美好,感觉更加的迷茫、凄凉。 师:现在懂这首诗的同学举手,大家相互看看,已经有很多人懂了。现在很多人考证,说《锦瑟》……,谁来说? 生:据说当时李商隐和一个宫女有过一段很美好的故事,但是他们后来分开了,这首诗是用来怀念这段故事的,但也有人说是他自伤身世。 师:同学们很聪明。有人考证,说“锦瑟”是一个姑娘的名字,李商隐很喜欢她,但是两人后来没成,所以这首诗是表达爱情主题的。又有人说这种解释不对,“锦瑟”是一种乐器的名字,是李商隐的妻子王氏最喜欢弹奏的。明白什么了? 生:这首诗是表达怀念,追悼亡妻的。 师:好的。又有人说,这首诗既不是爱情主题,也不是追悼亡妻,他表达的是自己诗歌创作的特点,说这首诗是李商隐六百多首诗的“序”,现在李商隐的诗集比较好的版本就是这本《李商隐诗歌集解》,说《锦瑟》是他的一篇序文,这个观点是钱钟书先生提出来的。又有人说,《锦瑟》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所表达的是自己一生不得志。还有人说,这首诗不能用具体的内容概括,它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既有对自己爱人的思念,也有政治上不得志的怅然若失,可能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能把它定为某个具体的意思,所以,“一篇《锦瑟》解人难”啊!同学们,你们希望是哪一个?我们如何去认识它呢?(眼神充满期待) 生:我觉得作者创作时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想到了,然后写成一首诗,这些“可能”都是后人附加的。作者是依托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写成的,所以要了解作者的生平情况,才能理解。 生:这个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系。这首诗有作者的意义,而读者在读的时候会有自己的读者意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师:同学们开始懂诗了,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涉及到我们中国古代试论中非常重要的两种基本观点:“知人论世”和“诗无达诂”,这里有一个读诗的规律问题,老师读了几十年诗,现在才懂了一点点。同学们可以试看用这两种方法解读诗歌。 师:给大家布置个作业,刚刚有同学说,对李商隐的生平不太了解,那么同学们回去的作业就是查找资料,写一篇随笔,题目是《<锦瑟>背后的故事》。 [问题] (1)“一篇《锦瑟解人难》”,请结合案例,说明教师是如何解决这个教学难题的。 (2)请说明教师介绍《锦瑟》主题的不同解说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选项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的教学符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解决了“一篇《锦瑟》解人难”这一难题。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 材料中,该教师并没有直接将《锦瑟》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学生,而是通过一系列富有层次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不同的理解。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教学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展开。案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独立阅读进行了必要的点拨,引导学生理解了诗论中“知人论世”“诗无达诂”的基本观点,有助于学生认识到《锦瑟》的多义性。 ③突出诗歌教学的重点,对诗歌等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案例中教师的教学突出了该教学重点。 ④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案例中,教师通过“知人论世”,深化学生对《锦瑟》内涵的理解。教师在学生理解了《锦瑟》的多义性及“知人论世”的方法之后,引导学生课后查找李商隐生平的资料并撰写随笔“《锦瑟》背后的故事”,在自主探究中深化对《锦瑟》内涵的认识。 (2)教师介绍《锦瑟》主题的不同解说有以下作用: ①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起到了激励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文本解读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 ②能够激发自主探究意识,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价作品的能力。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把握“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丰富文化积累,促进学生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相关内容:锦瑟,教学,实录,片段,作者,回忆,年华,之情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知识的智慧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cengyan.com

页面耗时0.0243秒, 内存占用1.06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4次

鲁ICP备17016787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