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2年合肥市省示范高中学校的统招线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主要原因 是市区公办普通髙中全面取消择校生,而原有的招生规模不变。对于合肥市区的考...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材料一】2012年合肥市省示范高中学校的统招线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主要原因 是市区公办普通髙中全面取消择校生,而原有的招生规模不变。对于合肥市区的考生来说,择 校将成为历史,高中择校费也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一政策将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 举措。 “分不够,钱来凑”的现象成为历史。以2011年合肥一、六、八联招为例,1140个择校生要 择校费。动辄几万的择校费,对普通的工薪阶层不是小数字,很多学生被迫选择放弃,成为教 育公平的绊脚石。最终这1140个指标,往往被分数不够,却又在“三限”范围内的经济宽裕的 学生占有,择校生成了“拼爹”招生。今年,再想“交钱上示范校”的几率为零,贫困学生不再有 沉重的经济负担,有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公平教育的阳光。 择校费是学校一笔可观的收人,在教育经费投人有限的情况下,对改善办学条件意义很 大。取消择校费,政府加大教育投人,提高生均综合经费的拨付数,把学校从筹资压力中解放 出来,让校长全身心投人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改革发 展带来的成果真正惠及百姓。 学校教育涉及家家户户,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威部分。只有不断推动教育均衡 发展,实现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公平教育的阳光,才能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构建 和谐社会。 【材料二】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状况报告(2011)》中关于保送生的调査显 示,农业户口学生中,获保送资格的比例为0. 3% ;非农户口学生中,有0. 8%能获得保送资格, 高于农业户口。除户口外,保送生中,来自城市地区的学生比例明显大于其他地区。家庭所在 地为省会城市的学生,获得保送资格的可能性则是农村学生的11.1倍。这个新闻直指中届教 育公平问题。这个问题往往与两个二元概念有关,一是城市、农村,一是高层、底层。前者是身 份差距,后者是阶层差距。 从宏观意义上说,城乡教育差距是城乡差距在教育问题上的体现。鉴于城乡差距的存在 是较长时间内的一个客观现实,指望城乡教育差距的迅速消弭并不现实。但追求教育公平一 直是人类社会的道德理想。教育问题不应成为个人发展的“绊脚石”。近些年来,教育机会的 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总量增长并不意味着分配的公平。鉴于教育机会的不能公平获取,刻苦学 习的寒门少年大多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因为教育条件的限制,农村学生的发展 空间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促进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教育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事实上, 所谓打通底层民众向上流动的通道,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借助教育。教育的公平,是实现一 个社会良性流动的必要前提。如果缺少教育的公平,个体命运的改变将变得更为艰难,阶层固 化现象也将更为明显。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打击教育腐败、纠正教育界的乱象, 都是追求实现教育公平的题中应有之义。
选项
答案
解析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中小学义务教育的推进和高校的“扩招”,使近年中国教育处在一个大发展的阶段。但是, 在大发展中日益凸显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媒体对中小学择校、教育 乱收费、“教育产业化”等问題的批评不绝于耳。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比较突出的不公平,主要体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上,地区 差异和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是中国最重要的教育国情之一。与教育过程、学业 成就方面的不公平相比,现阶段最重要、最突出的基本问题仍然是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在农 村,教育不公平仍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初中教育;在城市,教育不公平主要集中在普通 高中和大学阶段。 形成育不公平的原因,除历史形成的发展差距之外,传统的以中央为主、忽视地方的资 源配置模式,以及无视地区、城乡差距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成为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制皮 性原因。一些已经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不公规则加剧了业已存在的教育不公平。农村教育中, 影响教育普及、导致流失极学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费用过高、教学难度过大。后著主要是无视发 展差距的“城市中心”导向所造成的。由于社会贫富差距加大,阶层之间的教育差别开始显现, 这突出地表现为对教育收费不同的支付能力和贫困学生的问题。由于家庭的社会资本和文化 资本不同,城市社会中.不同阶层接受教育的权利受到影响,人们开始重视和追求教育过程、教 育质量的平等。 对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实现教育公平: 首先,扩大教育机会,缩小教育质量的差距,是实现教育公平最基本的途径。通过制度创 新、政策调整开放教育,吸引和促进社会资源向教育的流动,满足教育快速增长对教育经费的 强劲需求。 其次,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应当确立新的资源配置的理念:在发展中缩 小差距,增加公平。在照顾各地历史形成的实际差距时,应省将遂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 作为重要原则之一。 最后,建立转移支付制度、优惠政策和相应机制,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 同时,应当重视和切实解决流动人口、贫困阶层子女的教育机会和教育公平问题。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区差距极大的发展中大国,应当将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 作为今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原则。建立教育发展“地方化”的思路和管理模式,改变无视 地区、城乡间巨大差别的大一统模式,从而矫正全国一刀切、整齐划一的教育体制的弊端。矫 正高度国家化、城市化的教育发展取向,是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选择。

相关内容:材料,2012年,合肥市省,示范,中学校,大幅度,市区,公办,髙中,择校生,招生,规模,合肥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知识的智慧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cengyan.com

页面耗时0.0263秒, 内存占用1.06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4次

鲁ICP备17016787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