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内容标准是: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
问题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内容标准是: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l》“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部分内容:
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氮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左右。在通常情况下,氮气与氧气不发生反应,但在放电条件下,它们却可以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NO)。此外,在高温条件下,氮气也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在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氮(N02)。
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易液化,易溶于水。因此,在闪电时,大气中常有少量N02产生,并随雨水落下。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和“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等知识。
要求:
(1)完成材料二中的装置设计图,并填写表格。
(2)完成“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选项
答案
解析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重要性质,实验探究由二氧化氮制硝酸的可能方法;培养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会对有关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增强环保意识;通过酸雨利弊两方面的分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S02所形成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在你们查阅资料的过程
中,形成酸雨的污染源除了S02,还有其他吗?
【学生】氮氧化物
【教师】氮氧化物同样不是空气的成分,那么它的来源在哪里呢?
【投影】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1.氮氧化物的天然排放源:闪电,高空雨云闪电,有很强的能量,能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部分化合,生成N0。继而在对流层中被氧化为N02,N02即为N0和N02之和:土壤硝酸盐分解,即使是未施过肥的土壤也含有微量
的硝酸盐,在土壤细菌的帮助下可分解出N0、N02和N20等气体。
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源:酸性物质N0x人为排放源主要是交通运输,如汽车尾气、飞机高空飞行等。
【教师】自然界的闪电和人为的汽车尾气产生氮氧化物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在放电的条件下,使空气中的O2和N2反应。
【实验】模拟N0的形成
操作步骤:
①将氮气和氧气按l:1的比例混合经容器A.用浓硫酸干燥后进人反应器B。
②使8反应器中两电极放电间隙保持在2~3 cm,并接通高压直流电源。电压约为10kV.使混合气在电弧高温中强热五分钟左右。
③再从E处与抽气机连接,缓慢抽气,同时由F处向容器D输入纯氧气。【
现象】B和C处气体无色,容器D处看到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2.物理性质
【推进】上节课我们学习了S02可溶于水并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那么N02的水溶性又如何呢?
【实验】向一小集气瓶的N02气体中滴人几滴水,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红棕色消失。
【结论】N02能溶于水。
【教师】那么N0:有没有与水反应呢?
【实验】打开玻璃片,观察现象。向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现象】气体变成红棕色,溶液变红色。
【教师】请根据现象判断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化学方程式。
3.硝酸型酸雨的形成
【教师】空气中的O2和N2就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形成硝酸型酸雨的。同样,工业上也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硝酸
【教师】利用这一原理制硝酸,我们会发现按这样的方案进行的话,会生成N0,不但降低了原料的利用率,排放到空气中还会造成污染。如何才能做到物尽其用呢?
【讨论】第79页科学探究。
【教师】用实物投影投出设计方案,公布学生设计的最优方案。
【过渡】氮氧化物除了可以制成硝酸外,还有其他的用途。
【学生】阅读第79页和第80页的科学视野。
【教师】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S02和N02对大气的污染,那么你对酸雨又了解多少呢?
【投影】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学生】阅读第80~81页
【教师】对于防治酸雨,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措施呢?从实际出发,我们可以用哪些具体的行动来防止酸雨?
【学生】讨论
【教师】上节课我们讲过凡事都有利弊两面,那么酸雨是不是没有任何好处,是一个例外吗?
【学生】讨论酸雨有什么有利之处?
【教师】任何事物都有利弊,酸雨也不例外。生态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某个部分可能受害,某个部分可能受益。目前,人们对酸雨给予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认识是:总体来看是有害的,但在局部地区可能是有益的。我国碱性土壤占总土壤面积一半以上,适当的酸性降水对碱性土壤的作物在一定生长时间内有益。含有较多量硫酸根离子的雨水,对贫硫土壤补硫无疑有益,因为硫也是作物良性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凡事忌走向极端,弊大于利,是目前对酸雨的总体看法。我国湖北省兴山、当阳、郧县、襄樊、沙市、崇阳和罗田等地,经土壤化学分析均缺硫,土壤有效硫含量相当低。而硫是排在氮、磷、钾之后的作物所需的第四种主要营养元素。含硫降水无疑是补给农作物有效硫营养的途径之一.从而带来有利生态影响。某些蔬菜,如越冬作物油菜,需硫量较大。酸性降水对其更为有利。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的土壤约有十二种.其中十种土壤有效硫含量偏低,证明缺硫。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水稻和油菜的茎秆和籽粒缺硫,缺硫导致产量降低。酸雨含有较多的硫酸根,可以补充部分土壤所缺的硫。但因缺硫过多,光靠酸雨还是不够的,应施含硫化肥。
酸雨中除了含硫酸根之外.还含有铵离子和硝酸根。它们的沉降在短期内不会给土壤造成酸化影响.反而对大多数不同类型的土壤都是有利的。但是长时间沉降,可引起土壤酸化,有负面效应。森林又当别论,农田有施肥之利,森林则无施肥之福,因而硝酸根的沉降对森林来说实际上是起施肥作用,起正面效应。
【投影】动画演示“雷雨发庄稼”。【随堂练习】第83页习题。
相关内容:材料,根据,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内容,实验,非金属
错误啦!
错误信息
消息: [程序异常] : MISCONF Redis is configured to save RDB snapshots, but it's currently unable to persist to disk. Commands that may modify the data set are disabled, because this instance is configured to report errors during writes if RDB snapshotting fails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option). Please check the Redis logs for details about the RDB error.
文件: /twcms/kongphp/cache/cache_redis.class.php
位置: 第 85 行
<?php echo 'KongPHP, Road to Ja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