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下面是某老师在“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一节教学实施后,对该节课教学进行的反思。 1.教学目标明确 当前教学实施原则.对于“为什么教”“教...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案例: 下面是某老师在“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一节教学实施后,对该节课教学进行的反思。 1.教学目标明确 当前教学实施原则.对于“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等教学问题的处理上,仍主要基于教材设计教学过程.课程标准尚未成为一线教师决策的依据,于是我们提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的重点”的观点。本节课可以说是这个观点的一个范例,教材内容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创造和想象的空间。 2.框架清晰 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活动: 环节一:从常见的含硫矿物入手,引导学生走进硫的世界,并从不同角度对含硫物质进行分类。 环节二:从课本上的“交流与探讨”中含硫物质发生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入手,让学生在老师事先设计好的二维坐标图中填入相关物质.认识物质分类与硫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联系。再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完善二维坐标图。 环节三:列举生活及生产中硫的转化实例,拓展自然界中硫的循环,通过学生的发言,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环节四:展示精彩网络图,布置研究性作业。通过来源于学生生活的含硫元素及化合物的关系图.让学生构建一套有特色的生活中元素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网络图。 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书中原有的教学方式.以化学学科知识为教学明线,以二维生活图的建立作为暗线,明线暗化,暗线明化,整节课因材施教,特别是结尾采用这样的形式,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创新性,也从中体会到知识建构的重要性,让人耳目一新。 3.教学手段丰富 不仅用精彩的语言来解读文本.用板书体现知识的逻辑性.还通过各种媒体如图片、实物、视频、实验等途径来解决实质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张张图片的背后蕴藏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五彩纷呈的实验现象背后诉说着一个个科学道理。 我们认为一节好课不仅要注重其知识性.还要注重逻辑性、趣味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地准备,要明确课标要求,使用好教材,不仅要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学生。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用教材教”和“教教材”的理解与看法。 (2)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起什么作用?
选项
答案
解析 (1)“用教材教”和“教教材”是两种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是指恪守教材,不做任何改动与调整。由于在教材编写时.有些教学内容主要以知识作为逻辑主线的.以结论加验证式实验的形式呈现,如果每节课均死板按照教材教学.就成了只教概念、原理等知识的代名词。 “用教材教”理念的提出、倡导,是提醒老师不要只信奉教材,把教材当圣旨,要根据“教”和“学”的实际调整教材,简言之就是“活用教材”。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多元的,包括了科学素养的诸多方面,如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在教材中的反映是有限的,它们更大程度上要靠亲历、体验各种与科学有关的活动达成;同时,又不能离开有关知识单独进行。这就要求教师从“教教材”转到“用教材教”.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有机地结合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以充分实现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2)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①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情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一个有效的情境平台.让学生自由自在的自主学习,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所给定的教学情境中去挖掘知识.学习的主动权彻底交给了学生。 ②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完整实现三维目标 学生在情境的基础上充分体验.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进而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也是一种认识活动。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有的只是抽象的、理性的概括,尽管也具有一定的逻辑美和理性美.但对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中学生来说,要一下子理解是有困难的。因此,更多的情境体验有利于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③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情境教学法通过开放式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探索空间,学生可以在情境平台上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对于教材中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情境材料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和感悟教材观点,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情境材料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消化难点;教材中比较容易理解且和社会现实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就要鼓励学生自设情境材料,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自主化探索过程:在完成教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情境教学可拓展学习空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关内容:案例,下面,老师,含硫,化合物,教学,该节课,反思,目标,原则,为什么教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2-2014 知识的智慧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cengyan.com

页面耗时0.0199秒, 内存占用1.05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4次

鲁ICP备17016787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