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论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选项
答案
解析 【要点解析】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以下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三个方面: (1)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研究发现,专制型教养模式下,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依赖、服从、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模式下,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这样的儿童最不成熟,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自尊、蛮横胡闹等。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这种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活泼、快乐、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自立、彬彬有礼、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富于合作、自我肯定。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少年学生施加影响,因而直接制约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质量。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技巧,对学生的态度等,对学生社会化与人格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可以说,教师以其全部行为和整个人格影响学生的社会化人格的发展。 (3)同辈群体。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奠定儿童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一方面,同辈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另一方面,同辈群体又为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提供社会模式或榜样。比较而言,学生与同辈伙伴之间的交往更加轻松、自由、平等。他们彼此之间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不过,同伴群体对学生影响的大小,跟学生与家庭、学校的关系性质相关。如果学校、家庭过度监护或得不到家庭、学校温暖,失去童年快乐,感到生活空虚的学生更倾向于参加同伴群体,更多接受同伴的影响。且一旦同伴群体的要求与标准同社会化目标相悖时,就容易造成青少年角色冲突,导致人格障碍,出现社会化危机。

猜你喜欢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错误啦!

错误信息

  • 消息: [程序异常] : MISCONF Redis is configured to save RDB snapshots, but it's currently unable to persist to disk. Commands that may modify the data set are disabled, because this instance is configured to report errors during writes if RDB snapshotting fails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option). Please check the Redis logs for details about the RDB error.
  • 文件: /twcms/kongphp/cache/cache_redis.class.php
  • 位置: 第 85 行
    <?php echo 'KongPHP, Road to Ja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