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京师会馆最初出现于明初永乐年间.那时是一个安徽芜湖籍官员俞谟捐出自己的住宅,给在京的同乡官员作为聚会娱乐之所,也作为寄托...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京师会馆最初出现于明初永乐年间.那时是一个安徽芜湖籍官员俞谟捐出自己的住宅,给在京的同乡官员作为聚会娱乐之所,也作为寄托乡情、相互劝励的场所。有些出现了官僚试子会馆的分化.即官僚试子会馆一分为二,有些官僚试子合为一体的会馆也确立了当考试时期试子优先的原则。 材料二 通讯设施的改进缩短了空间距离.开埠通商后,近代邮政渐次展开,中国的电报业也开始创设.电报等现代通讯工具让异地同乡会馆间有了联系通道。而报纸成为会馆表达政治态度的阵地。科举制度废除后,北京的许多会馆演变成同乡会,会馆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功能亦随之演替。有不少革命志士、文人学者纷纷借助于会馆,取得了他们从事自己事业的相对安稳的一席之地。孙中山先生等政治家时常到京城寻求同乡会馆的政治、财力乃至舆论的支持。京城的同乡会馆可以发动各地同乡会馆举行联合行动,敦促地方政府在清除政治积弊、维护地方社会秩序等方面有所作为。北洋时期许多省的会馆直接成为政治活动的集会地和演说地,并且对抑制西方侵略势力肆意践踏中国主权产生了积极影响。留日学生利用会馆,先培养省籍意识,再扩大为国家意识,对于推进中国社会的变革、自强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会馆创办刊物宣扬爱乡爱国情怀,鼓励同乡利用会馆这个平台凝聚力量,亦顺应了当时追求民主与自由的潮流。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王日根《论近代社会转型与京师会馆角色的演替》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会馆的主要功能。(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会馆功能的演进及其原因。(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会馆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作用。(6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同乡官员在京聚会交际的场所,服务科举考试。 (2)演进:表达政治诉求;进行政治活动(包括敦促政府施政);培养民族意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原因:近代通讯技术的进步和新传媒的出现(或西方近代科技的传人);科举制度的废除;政治变革的需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推动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变革;抑制列强侵略;促进民主思想传播。(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猜你喜欢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错误啦!

错误信息

  • 消息: [程序异常] : MISCONF Redis is configured to save RDB snapshots, but it's currently unable to persist to disk. Commands that may modify the data set are disabled, because this instance is configured to report errors during writes if RDB snapshotting fails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option). Please check the Redis logs for details about the RDB error.
  • 文件: /twcms/kongphp/cache/cache_redis.class.php
  • 位置: 第 85 行
    <?php echo 'KongPHP, Road to Ja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