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经典朗诵和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语义的理解对情景再现的影响【朗诵学习-10】《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苏轼(宋)配乐: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110经典朗诵和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语义的理解对情景再现的影响【朗诵学习-10】
选项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宋)
配乐: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朗诵者说:
苏轼晚年任端明殿学士时,有一位幕僚善于唱词,苏轼便问他:“我的词比柳永词如何?”柳永词在当时影响极大,人称“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所以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是那个幕僚呢?答得很绝妙:柳郎中词,只适合十七八岁女孩手拿红色象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学士您的词则须关西大汉执铜皮铁板,唱“大江东去”。苏轼听了当然很高兴。
不过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确可以算是苏轼词当中的压轴之作了,在整个宋词中可能也算是影响最大的了。我个人也很喜欢这首词,可能是因为我的家乡是湖北襄阳,这里也算得上是三国文化之乡,《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篇目中,有三十多回故事都发生在襄阳。而襄阳城中也有一条大江(汉江)穿城而过,大江边就是至今保存完好的襄阳古城,站在城楼之上极目远眺,想象着那些精彩的三国故事,还真颇有苏东坡在长江之上怀古赤壁的“同感”。所以我在学过这首词之后,每每再到城墙之上或者汉江之滨时,总忍不住朗诵几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每朗诵一遍,便更喜爱一分,甚至把这篇古词作为我播音艺考时的自备稿件,每天早上练声的练习篇目和参加各种比赛时的表演项目。
但话又说回来,虽然襄阳也有大江,但并无“赤壁”;虽有三国故事,但并无赤壁之战;虽有羽扇纶巾的诸葛亮,但并无雄姿英发的吴周郎。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时写的,黄州就是现在“黄冈密卷”的那个黄冈,虽然也在湖北,但可惜我并没有去过黄冈,所以在朗诵时还是只能想象汉江或者武汉长江的样子。我想当时苏东坡可能是跟三五好友驾了一叶轻舟,到黄州城外赤鼻矶下的江中游玩,船到江心的时候,苏轼举目远眺,不禁思绪万端,于是有了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时,另一篇优美的散文《前赤壁赋》也打好了腹稿。
诗的上阕一直到下阕的“樯橹灰飞烟灭”都还比较好把握,无非就是描述眼前情景,追思三国故事,感叹战争得失。但从“故国神游”开始,就到了作者真正抒发自身情感的时候了,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想到他眼前面临的政治现实和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这是跟他的想要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矛盾的,所以当词人一旦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就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而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
事实上苏东坡写这首词的时候才四十多岁,但仕路坎坷壮志未酬使词人过早地自感苍老,这就跟历史上著名的少年英雄周瑜的大器早成形成了对照。但那又如何呢?人生苦短,使人想明白了,没必要让这种种“闲愁”萦绕于心,还不如放眼大江、举酒赏月,于是乎有了——“一尊还酹江月”的洒脱。
当我们玩味着这言近意远的诗句时,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善于自我排解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眼前了。
关于这首词我还有两点个人的理解——
一是“浪淘尽”的“淘”究竟读一声还是二声,我认为是二声,跟《三国演义》中的“浪花淘尽英雄”是一个意思。这一个字的意思理解不一样除了字音之外,还决定了朗诵时如何断句。
第二个是“乱石穿空”一句,几乎所有的解读都说这是在写景,描写的是赤鼻矶或者赤壁的山石耸入云霄,所以叫“穿空”,穿透了天空嘛。但我从第一次读这首词读到这一句时,脑海中浮现的就不是赤壁山景,而是赤壁之战的战争场面,所谓“乱石”不是赤壁山石,而是古代打仗时抛石机抛出的砲石。也可能是因为我从未见过赤壁实景,但我从在网上找到的照片来看,不论是黄冈赤鼻矶还是赤壁市的赤壁古战场,那片所谓的赤壁山都既不高也不险,山顶平滑还长着树,一点都不乱,更看不出穿空穿云的感觉。后来我知道这一句其实还有另一个版本叫“乱石崩云”,就更不像描写山景了,因为“崩”这个字更具动感,它有“自上而下”、“四分五裂”的意思,如果是描写山景高耸入云,那就应该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更不会四分五裂。只有砲石会自上而下、四分五裂的砸向敌人。
而后一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我也觉得是战船行进时带动浪往敌岸上拍的,至于卷起千堆雪,也有战船破浪的感觉,咱们可以想象一下坐船时船头冲出的浪花往两边卷动的感觉。因为我在江边长大,一般来说江水都是顺流而下流动的,没有外力的影响很少往两岸拍打,这一点跟海边海浪不一样,即便江中有风浪和旋涡,也是把人或船往将中心卷,而不是往两岸拍。所以我认为这一句描写的不仅是眼前的景,更是作者想象的赤壁之战的战争场面,跟下阕的“樯橹灰飞烟灭”相呼应。
为什么我要花这么多时间解释这个呢?因为这种语义理解的不同,决定了我们朗诵时在做内部技巧“情景再现”时,所想象的画面是怎样的。
答案
解析 认真听读。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知识的智慧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cengyan.com

页面耗时0.0316秒, 内存占用1.15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4次

鲁ICP备17016787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