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1   某市市政府组织召开了一次专题研讨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好政策”为话题展开讨论。以下是与会人员的发言摘要:   ...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资料1   某市市政府组织召开了一次专题研讨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好政策”为话题展开讨论。以下是与会人员的发言摘要:   A:我讲一个关于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治理西湖的事情。当时,西湖内淤泥壅塞、湖草蔓生,使得西湖容量日渐减少,淡水不敷居民饮用。苏东坡决心清理淤泥蔓草,他动用数千劳力,费时四个月得以竣工。工程完毕后,如何处理堆积如山的水草和淤泥又成了难题。苏东坡实地考察后发现:西湖南北两岸居民顺着蜿蜒的湖边步行到对岸必须绕道数里。于是他决定用挖出的淤泥修一条直贯南北两岸的路堤,将湖面分隔为里湖、外湖,大大缩短往返路程,沿堤垂柳和6座拱桥及9个亭子更增加了西湖的美景。这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使湖中的恶草不再滋生呢?那就把沿岸部分湖面开垦出来,让农民种菱角增收,条件是必须在自己承包的湖面按期除草。同时,苏东坡还向朝廷上书,请求向菱角种植户收的税金应确保作为保养湖堤、湖体的专项资金。   B:确实,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好的政策,我印象深刻的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内容很多,但最主要的,是颁布统一规定,全国税收由实物税变为货币税,明白点说,就是以后收税时,不收东西了,统一改收钱币。一条鞭法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极高的智慧,正如那句老话: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C: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这一政策出台后,也有过一些争议,一是商家担心执行不严,有竞争者偷偷地继续提供塑料袋;二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差,原来不花钱的塑料袋,现在需要自己买,会有抵触情绪;第三,塑料袋毕竟价格低,消费者还会继续花钱购买塑料袋。从多年执行的情况看,我认为这一政策还是成功的。消费者逐渐理解了政策出台的意义,同时出于经济考虑,购物前一般会准备可以长期使用的环保塑料袋。一时忘记带,也可以购买能反复使用的环保塑料袋。所以说,政策是否有效,还要看其是否合理发挥了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   D:美国在如何推动民众参加养老保险计划方面,可谓费尽苦心。最初,在美国养老保险体系当中,员工需要经过选择、申请加入,然后要作出各种各样养老金比例的选择。人们往往会被这一繁琐复杂的过程吓倒,因此相当多的人一生中从来没有加入过养老保险计划,也有很多人将自己的养老保险计划弄得一团糟。所以,后来美国的一些公司改变了他们的默认选项,他们说如果你不填表的话,就默认你会自动加入这个养老保险计划。除非你填表,明确表示退出,才能够不参加养老保险计划,这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参保率。   这个方法也被美国政府在很多方面加以采用。在养老保险体系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刚刚参加工作的人缴存比例比较低,人们不愿意为了未来而降低现在的收入,于是美国又出台了另外一项推动措施,叫做“明天储蓄更多计划”,参与者在将来按照工资涨幅提高缴存金额,而不会看到自己手上的钱减少。这项措施促使民众缴纳更多的钱用于养老保险计划。   E:我的老家有一个亲戚,是区里某个部门的副局长,最近相当“纠结”。眼下,从上到下反“四风”,对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嫁娶”抓得很严,他准备不办婚宴。不料亲家坚决不同意:儿女婚姻是人生大事,必须办!两家为此闹得很不愉快。情急之下,他只得向纪委打电话“求助”:“我家女儿快结婚了。怎么样办婚宴才不至于违纪?”听说区纪委收到不少这样的咨询,因为不少人对有些事吃不准,害怕“一不小心”违了纪。于是,区纪委很迅速的制作了一部动漫片。把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碰到、大家又拿捏不准的违纪“高发点”梳理出来,用动漫片的形式进行权威解读、“边界”标注,让党员干部一看就懂,首批梳理出来的违纪“高发点”有五个:一是婚丧嫁娶大办宴席;二是以公务考察为名旅游;三是违规发放福利;四是违规发放津补贴;五是违规接受宴请礼品和参加娱乐活动。针对每个“高发点”,区纪委都制定了非常具体详细的规定。这下,我那位亲戚,不再“纠结”了,已经与亲家达成共识,婚宴照办,但是一不收彩礼,二要控制规模,只宴请两家的亲戚欢聚一下。   F:好的政策谁说了算?只有综合汇总分析多方面的反馈,才能知道某项政策的效果。在美国家庭里,有一个能源使用反馈灯,如果家里消耗的能源过多,这盏灯就会变红变亮。通过这种反馈,美国家庭的能源消耗下降了40%。同理,一项政策需要有良好的反馈系统,从而及时修正相关政策。习近平同志在一次考察时说:“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G:政策制定的过程是一个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政策要有延续性,不断调适渐进,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摸着石头过河”,反映的正是这种理念。   资料2   H市在市政务信息网上设立“市长信箱”,受理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反映的应由政府解决的问题。下面是“市长信箱”收到的几例市民网络来信以及网站的答复:   【来信】[2015-5-26 8:37]领导您好!市电视台目前在放一部很火的电视剧,但是每一集前面重复播放上一集的很多内容,后面再来个下集预告,实际上每一集的新内容很少,这纯粹是浪费我们的时间!你们能不能管一管啊?   【答复】[2015-5-28 9:00]您好,来信收悉。现就您提出的问题回复如下:经调查,近期市电视台播放电视剧确实存在内容重复播出、“前情回顾”较长的问题。现广电局已责成市电视台从整体规划、编排应对、受众服务意识、规范自律等方面查找不足,立即整改,并要求市电视台增强品牌意识,以大台标准严格自我要求,在今后电视剧播出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相关政策规定,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广播电视工作的关注。   【办理情况】5月26日9:00转市广电局核查处理,并要求于5月29日前反馈处理情况。5月27日17:08市广电局反馈处理情况,5月28日9:00完成回复。   【来信人反馈意见】满意。(可选: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来信】[2015-5-25 8:00]敬爱的领导,你好!我是前桥镇小水村七组的人。我们这个组一直没修水泥路,别的村子都修好了!望领导帮我们关心一下,感谢!   【答复】[2015-5-28 9:10]您好,来信收悉。就您提出的问题,经调查,现回复如下:2006年国家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以来,我市大部分行政村都建成了通村公路,小水村因位于国道旁,国家只下达通村公路0.4公里的建设计划并己建设完成。目前,国家还没有实施通组公路的政策,你组如要修建通组公路,可以等待国家实施通组公路的政策或申请市计划外修路指标(计划外公路建设程序为:村组向所在乡镇书面申报修路意见→当地乡镇纳入本乡镇农村公路修建规划→乡镇向市政府申请修路计划→市政府批准同意并下达建设计划→村组按要求修好路基,并筹集好配套资金→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实施)。   【办理情况】5月25日9:00转市交通运输局核查处理,并要求于5月28日前反馈处理情况,5月27日16:12市交通运输局反馈处理情况。5月28日9:10完成回复。   【来信人反馈意见】较满意。(可选: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来信】[2015-5-25 21:20]您好,南兴路路口H酒店牌坊附近区域秩序混乱,乱停车、乱摆摊现象严重,每天下午交通不便。马路隔离桩大部分损坏未修复,完全成为三不管地带,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城管、交警对这块区域不闻不问,具体归哪里管辖不清晰,市政设施损坏无人修复,反映后情况依旧。切勿懒政,怠政!   【答复】[2015-5-28 11:10]您好,来信收悉。我们已责成N镇进行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一、关于南兴路路口马路隔离桩损坏未修复以及乱停车的问题。N镇已联系区公安交巡警支队,即日起对隔离桩损坏部分进行维修,针对乱停车的问题,将会采取处罚并加大对此区域的巡逻及管理力度。二、关于南兴路路口占道经营的问题。N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已对南兴路路口游摊进行了说服教育,并告知其本镇将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兴路靠近主干道江南大道,将作为重点整治路段之一。同时,N镇也将加强该路段的巡查,并加派执法人员值守该路段,对该路段占道经营进行规范管理。   【办理情况】5月26日9:20转N镇政府核查处理。并要求于5月29日前反馈处理情况,5月27日17:38N镇政府反馈处理情况。5月28日11:10完成回复。   【来信人反馈意见】满意(可选: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来信】[2015-5-27 10:00]我是大学城F楼盘业主,从接房、装修到入住,近半年了,有线电视和网络都还一直没通,给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上次在市长信箱反映过,S区房管局给我打电话说不归他们管,但后来就没有下文了,找物管也是一天拖一天。我就想知道到底哪个部门能帮我解决一下问题。   【答复】[2015-5-28 15:20]您好,来信收悉。我们已转批S区文化委调查处理,现将相关情况回复如下:F楼盘里小区没有开通有线网络电视事宜,经与有线网络分公司联系,该单位将于6月1日正式开通网络并为小区业主办理收视业务。S区文化委工作人员于5月28日上午已与您取得联系,告知了您该情况。   【办理情况】5月27日10:40转S区文化委核查处理,并要求于5月30日前反馈处理情况。5月28日11:25S区文化委反馈处处理情况。5月28日15:20完成回复。   【来信人反馈意见】较满意。(可选: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来信】[2015-5-28 16:00]我是X中学的一名学生,我们学校要求学生早晨5:50起床,班主任老师5:30就到宿舍喊学生起床,要求6:20所有学生必须到教室进行早读。起床过早,反而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中午又规定学生要统一在教室内上午自习,晚上还要上三节晚自习。学校的安全课、环境课现在已经如同虚设,三节体育课,也只上两节。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这种不合理的安排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另外,学校医务室的药特别贵,还卖过期药。   【答复】待答复   【办理情况】5月28日16:20转市教育局核查处理,并要求于5月31日前反馈处理情况。   【来信人反馈意见】(可选: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来信】[2015-5-28 8:05]R区现属于我市5大功能区之一的城市发展新区,主做制造业。我是一名返乡大学生,准备在R区开办一个以有机蔬菜、有机经济作物、家禽养殖为主,乡村农家乐为辅的公司(目标是希望以后可以做大,所以定位为公司),请问对于区域规划来说目前哪些乡镇或者区域是支持的?   【答复】[2015-5-28 16:40]您好,来信收悉,现回复如下:近年来,R区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逐步形成了区北十万亩蔬菜基地、区南十万亩苗木基地和区西五万亩果木基地。你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用地需求,在相应基地范围内,按照环保、用地政策等相关要求,发展以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为主,休闲农业为辅的公司,如有需要可详细咨询区农委产业科,联系电话:4141。   【办理情况】5月28日8︰20转R区农委,并要求于5月29日前反馈处理情况。5月28日9︰30区农委反馈处理情况。5月28日16︰40完成回复。   【来信人反馈意见】满意。(可选: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资料3   某省T县长期存在着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习俗,各种“随礼”已经成为很多百姓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鉴此,县政府在反“四风”整治行动中,出台了一个关于办酒席的规定:只有婚、丧、寿三类酒席可办;只有70周岁及以上老人可办寿酒;升学满月等一律不办;办酒席须提前申请。此举立刻引发社会热议。   下面是一些网友的网上留言:   网友1:我表示坚决支持。不明所以的人,你只有到当地去看看,才会了解真实的情况。我们那一带,农村普通家庭孩子考上个普通的初中,都要摆“学酒”,村民都要“随礼”。一年算下来开销不少。   网友2:用行政命令来移风易俗,说明要么当地风俗已经影响正常社会秩序了,要么当地政府部门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一刀切了。这样的政策不是庸政就是懒政。   网友3:人家办酒席说是家族聚会,怎么管?这个规定合法么?公民没有办酒席的权利?约束公职人员公款酒席是对的,老百姓为什么跟着被整顿?没理由啊!   网友4:说明当地的请客送礼风气已经逼得好多人没法过日子了!党委政府可以规定共产党员和公职人员办酒席的种类,同时严格限制礼金数量,违者从重处理并进行曝光。这样也许可以引导社会风气好转。   网友5:这规定太过了,老百姓爱什么时候办寿宴,办多大规模,只要不影响公共利益,自己说了算!   网友6:纯化民风需要做的不是这些,而是清朗的环境、公平的感受、真挚的和睦、真实的情愫、总之是要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不是虚假。   网友7:地方官员反应过度,法律意识淡薄。   网友8:有些地方弄了很多办酒的事,完全是乱来的,就是因为办酒方想利用这个时节聚点钱财,搞得整个社会、家族、周围的人都乱套了。在人情社会中,不送也不可能。如果严重,国家必须要行政管制。有些地方就是瞎搞。你有个啥不特别重要的事,告诉你自己家人几个就行了,弄得像个大事一样宣传,恶俗行为!   网友9:有些地方必须要管,一些好的习俗要保留,但消极影响大、影响周围百姓的事,一定要管。国家要管干部,也要刹住百姓中不良摆酒行为。   网友10:办寿宴是人民群众的自由,一刀切的规定,看似平等,看似可以减少腐败滋生,可是却是以牺牲自由为代价。这里面是不是有个公权侵犯私权的问题啊?   网友11:官员绝对要管住,民间也需要移风易俗。办宴不是问题,随礼之风太过恶劣。官风好了,民风才能好起来。   网友12:你们这些唱反调的人都是只懂点法律和政策的人,你不是普通老百姓,你无法体会他们生存的艰难,你们说的看似很有道理,又讲法又讲理的,但没有结合实际就啥都不是。在有些地区,这样的政策必须出台,而且早就已经等不及了。地方政府了解民情,站在百姓的立场,出台这样好的政策,好样的。   网友13:这说明这些官员工作太轻松了,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插手。移风易俗应当靠宣传教育工作和思想工作,不应当强迫命令。这些当官的不愿做艰苦的思想工作,想用一纸命令来改变社会风气,不但让人感到你为官霸道,而且说明你是个懒官、庸官。   网友14:应该说这个规定是有积极意义的,是一个因地制宜、移风易俗的规定。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弄出五花八门的点子,目的就是敛财,当地百姓不胜其扰。T县地方政府的干预是合适的,能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应该支持。   网友15:矫枉必须过正!坚决支持!扭转社会不良风气需要政府牵头!单纯依靠民间的潜移默化纠正则力度不够,而且需要时间太长了。   网友16:要我说,矫枉不能过正!群众想啥时候办就啥时候办,否则是不是管的太宽了?人家花自己的钱,碍着你什么事儿?官员就不同了,因为有个示范效应问题。   网友17:有的地方有的人把办酒席当成聚财的一种手段,有的人被迫效仿,逐渐形成歪风,让百姓苦不堪言,现在应该趁反“四风”的时机,刹住这股办酒席聚财的歪风。   网友18:正常的风俗习惯地方政府不可能出台规定加以限制。婚丧嫁娶时,亲友坐下吃顿饭也不能在此范围。   网友19:规定全体公民办酒席时严禁收礼金不就好了?设立个举报制度,礼金的20%作为举报奖金,就当交个税吧,大家说可行不?   资料4   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对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二十年来,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健身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的健身热情不断高涨,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涌动神州大地,群众体育组织不断加强,群众健身的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大幅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基本建成,我国逐渐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如果说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显著增强了中国的国民体质,那么,1977年恢复高考的重大政策,则显著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很多人的求知欲、读书欲被唤醒、被激活。上海图书馆的老员工们至今还记得当年图书馆开门营业时的盛况。每天早上,上海图书馆门口6点多就开始排队了,到了开门时间,读者像潮水一样涌入。挤进图书馆的人基本就不出去了,一旦出去你的位置也就没了。这项好的政策不仅焕发了亿万青少年的读书热情,更奏响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前奏曲,让人们看到了我们民族的希望。   毫无疑问,在社会生活中,如何通过政策来促进公民的理性思考、合理引导人们的善意、提升公民的自我修养,是政府的职责和担当。政策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使公民的生活更加美好。良好的政策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活,让公民更趋于理性,更加崇尚和维护社会公德。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
选项 (四)“给定资料4”中提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请你从对这句话引发的思考说开去,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见解明确、深刻;思路明晰,语言流畅;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总字数800~1000字。
答案
解析 【题干】“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请从这句话引发的思考说开去,写一篇文章。【解析】这篇文章属于特指类里的观点类作文,全篇文章要围绕好的政策来写。整篇材料谈的是好的政策的价值,最终制定好的政策。因此,本文要围绕好的政策执笔。 跑题:不谈为什么制定好的政策,通篇谈论如何制定政策。 【答案】论好政策对公民的三重影响 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如何制定政策,制定什么样的政策,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群众的生活,不可不慎重。那么什么是好的政策呢?政策的好坏可以从三个方面评估:第一,是否满足公民意愿,反应群众诉求,回应民生关切;第二,是否增进公民理性,促进社会公平,符合实际国情,优化资源配置;第三,是否提升公民德行,醇化社会风气,有效的惩恶扬善。 概括地说来,好的政策最好要同时满足:民主、公平、正义三个标准。在这个开放、多元、复杂的现代社会结构中,要很好理解、把握、制定、执行、推广这类政策需要我们:尊重公民、满足公民、引导公民、说服公民,提升公民、发动公民。 首先好的政策应该尊重、满足公民。尊重群众就是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不专行独断,不搞一言堂。在制定政策过程要深入调查,开放言路,让公民有机会参与政策的讨论、制定,有权利影响决策的方向。我们很高兴地看到,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互联网兴起,越来越多的政策进入了公共讨论空间。比如2015年10月刚放开的二孩政策,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倾听民意情况下,对政策作出的及时调整。其实早在这之前,民间有关于大量的二孩政策是否开放的讨论和研究,民间人士梁建章博士甚至专门放下自己的生意,做了大量人口研究工作。正是在民间广泛的讨论和深入研究推动下,二孩政策才及时地出台。因此,好的政策要有一个相对开放、自由、通畅的讨论平台和诉求渠道,而满足公民意愿的前提就是要在政策上给予公民自由、开放、真实表达自己诉求的环境和空间。另一方面,满足公民意愿远远不是简单地听就可以的。好的政策好必须去协调、平衡、捕捉、挖掘、洞察最普遍、最真实、最急迫的意愿,把这些意愿总结、归纳、提升为政策。比如90年代的公共图书馆的政策,为什么受到群众广泛拥护,正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有人都非常急迫的获得知识。因此,好政策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要发现、挖掘、凝聚共识,找到群众普遍的痛点所在。 好的政策还要主动提升公民的理性,让公民的诉求更公正、善良、理性。好的政策要让公民在表达诉求时不仅考虑自己、个人、当前的利益,还考虑他人、集体、长远的利益,应该让公民表达诉求不再是简单基于个人利益和情感,而是学会充分考虑到政策需要的条件,落实 的成本,执行的效率等等。好的政策还要涵养公民的科学务实的精神,客观公正的态度,公平正义的情怀。以“限塑令”为例,这是一个处于维护整体环境利益出台的政策,但是单纯从个人角度说,可能会让生活变得不方便,购物成本更高等等,这时候个人的小利益就必须让位与公共的大利益。但与此同时,也要有效规避一部分人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去损害个人的自由和意愿,因此采取的是“限塑”而不是“禁塑”。这个政策好就好在:你的行为可能损害公共利益,但是你必须为此买单,要对公利益进行补偿——通过货币补偿的形式,协调了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彰显公平正义的内涵。“限塑令”这个政策很好的诠释了“理性”,它没有基于一种简单的道德理想,对那些使用塑料袋的人没有挥舞大棒,而是给予了选择的空间。这样的政策才是有强大解释力的政策,才是有普遍执行力的政策,同时也才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理性诉求好政策。 好的政策虽然不能简单的根据道德热情制定,但是它可以包含丰富的道德内涵。“限塑令”这类政策虽然并没有禁止使用塑料袋,但是也包含着道德诉求。限塑令出台之后,塑料袋付钱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交易行为,这个钱就带有一定的违背社会公德的处罚意味。这种处罚虽然不重,但是它表达出了对某些行为的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一种态度,它将在舆论上形成对滥用塑料袋者的监督和鞭策。而有些政策本身就是强制性的道德规范,比如党的八项规定,规定党员领导干部婚丧嫁娶不能大操大办,就是把道德上升为政策。孔子云“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党员干部作为国家兴衰、社会发展的领头人,官风、党风、政风关系到民风、社风、世风,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提高了,普通公民的道德水准就能上一个新台阶。因此,我们要将依法治国的现代政治手段和以德治国的古典政治智慧相结合,传承“为政以德”的伟大传统,让冰冷的政策重新闪耀道德和人性的光辉。 好的政策应该和公民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满足公民诉求、提升公民理性、涵养公民道德上都要积极有为。好的政策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在不同的历史社会条件,不同的社会结构,好的政策应该有不同的内涵。好的政策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历史没有现成答案,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摸索、探讨、争论、发掘、实践……

猜你喜欢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错误啦!

错误信息

  • 消息: [程序异常] : MISCONF Redis is configured to save RDB snapshots, but it's currently unable to persist to disk. Commands that may modify the data set are disabled, because this instance is configured to report errors during writes if RDB snapshotting fails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option). Please check the Redis logs for details about the RDB error.
  • 文件: /twcms/kongphp/cache/cache_redis.class.php
  • 位置: 第 85 行
    <?php echo 'KongPHP, Road to Ja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