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证实,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某因涉嫌违法违纪接受调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某也被免职协助调查。这一事件与“名校”“招生”等关键...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1.2013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证实,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某因涉嫌违法违纪接受调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某也被免职协助调查。这一事件与“名校”“招生”等关键词联系起来,引发了公众对高招问题的质疑。而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张教授就发表博文称:“100万上人大,大家都听说过。” 如果说蔡某涉嫌招生腐败,尚未证实或尚未公布,因此只能带给公众更多联想,那么张教授所谓“100万上人大”,不仅更具象,也暗示了通过不正当渠道进入大的现象确实存在,且实际上已经明码标价。若果真如此,更让人痛心疾首了。 “过去曝光的涉及高校的腐败通常是工程建设、科研基金等方面的案件,但近年来高校招生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区。”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综合指导处王处长告诉记者,“高招腐败涉案数额越来越大,在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明显。这类案件的发生通常是‘两厢情愿’,点对点交易秘密进行,因此,案件多发但却难以查处。” 高校试点自主招生的初衷是为了改变以往一张考卷定终身的现象,有利于高校发现特殊人才,使得一些有专长的偏才、怪才或一些有培养潜能的学生有机会走进大学校门,可以说自主招生是一举多效的办法。但在政策具体执行中,有的异变成为权力和金钱交易的“点招”,成为一小部分特权群体专享的优惠,尤其是艺术及体育特长生领域的自主招生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为有门路但成绩不好的考生开辟了人学新通道。 调查发现,当前高校自主招生中,教育部门要求做到公正公开,可没明确公开到何种程度。以自主招生为例,公示项目最多的省市只包括7项,考号、姓名、性别、科类等,这些信息公众根本无从监督,而最关键的学业成绩、笔试、面试评价等,反而不在公示之列,操作的空间由此滋生。 为了能让孩子上名校,尤其是人民大学这样的学校,对于有钱有权的人来说,参加自主招生是一个捷径,必然会使出一些手段。为了避免招生腐败,教育部和各高校都出台了多个廉洁自律的规定。然而,由于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没有集中爆发,更没有典型案件曝光,使出台的制度没有及时打上“补丁”堵塞漏洞。 人们常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公平从何处来?诚如一位大学校长所说教育公平首先要保证招生公平,推行‘阳光招生',坚持‘六公开’,即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不向考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唯有如此,‘100万上人大’之类的怪事才不会出现。” 2.三峡大学广电专业大四女生肖某,曾在某媒体的视频部实习。她告诉记者,自己“能扛、能拍、能剪辑”,很想做一名视频记者,但现在很多媒体在招聘时都明确表示“视频记者只招男生”,让她很苦恼。“在B省找了作时,一些企业得知我不是B省人,都不太愿意接受。”肖某说。 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有699万名毕业生,创下历史新高,是2003年212万毕业生的近四倍。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就业形势似乎一年难过一年。如今,个别高校为保证就业率不惜替学生签订“伪三方”,“公务员考试”的狂潮只能用“两年工作经验”“基层工作经历”等来浇灭,大批硕士毕业生争相应聘城管、保洁员……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进一步凸显,就业公平问题也备受公众关注。B省某政协委员指出,当前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常会面临就业歧视,不仅仅是学历歧视、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工作年限或经验歧视等,更主要的是面对“背景”“关系”“人脉”等排他性歧视。怎么招人用人,企业有自主权,但自主并不意味着不受约束。 有人说,即使在最难就业季,想找份工作也并不难,难的是找份好工作,现在的孩子都太娇贵。可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无论是“体面劳动”还是“活得更有尊严”,都是每个人的正当追求。莘莘学子苦读十余年,想找一份专业对口、发挥特长、薪水又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绝不是非分之相 官方统计数字显示,2013年中国有152万人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资格审查。在中国高校毕业生连续遭遇“最难就业季”后,公务员考试再次“升温”,最热岗位报录比例达7192:1,竞争十分激烈。在年轻人一窝蜂想当公务员,想进“体制内”之时,我们的体制也应该有所反思:我们在收人分配、社保待遇等方面的设计是否合理?上学、看病、养老这些基本公共服务能否不托人、不“拼爹”?进大企业能保证同工同酬吗?进中小企业能拿到加班费吗? 最近,一个“‘80后’为何暮气沉沉”的帖子在网上讨论得火热。其实“80后”只是个标签,代表的是改革转型洪流中面临重重压力的庞大群体。同样,“最难就业季”也不只是应届毕业生们的一声娇嗔,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成才环境。 3.日前,有网站公布了 2012年央企职工工资报告。这份对113家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统计报告称,央企职工工资的涨幅有减缓的趋势,然而垄断企业的工资仍然远高于社会平均工资。2012年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共287家,在职员工平均工资超过11万元,同比增长8.2%,是城镇私营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8倍。 在引发一片艳羡之声的同时,一些央企基层员工开始“喊冤”,并晒出“工资单”,部分企业家也开始“打抱不平”,认为统计有失偏颇。结论是否准确无误,有待进行精密计算;平均工资是否有可比性,也是见见智。但是,关于央企丁.资高的争议已经不是第一次。 除了显性工资较高外,央企中不少隐形福利、灰色收人更助长了收入差距的扩大,这也成为部分央企“招仇恨”的原因。例如在2013年5月,中央审计署就曾通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山东有限公司就虚列支出套取资金1400余万元用于业务招待及发放职工福利;2009年至2011年,中国移动集闭总部、中国移动研究院为职工购买的不记名多用途健身卡达2400余万元,实际可用于健身、餐饮、购物等活动。 即使不考虑央企民企,我国的收人差距也是惊人的。中国巳经成为全球贫富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不是危言耸听。有关数据表明: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5:1,扩大到目前的近13:1;城乡居民收人差距由1998年的2.52:1,扩大到2011年的3.13:1。举个例子,同在一个企业,老总拿的是百万年薪,员工每月工资仅为一两千元,合计一年一两万元。老总责任重大,事关企业发展和生死存亡,多拿一点工资无可厚非,但是,两者工资相差50倍、100倍,甚至更多,这个差距未免有点大。 国际上通常把基尼系数作为判断贫富差距的指标。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就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收人差距扩大巳经成为严重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提高普通群众收入水平,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广大百姓的殷切期盼。2013年11月6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由人民网策划的互动调查“大变革与小日子”得到了网友的热烈响应,共有近2.5万名网友参与了调查。“收入差距”“物价上涨”“户籍制度改革”“延迟退休”等十个热门关键同中,“收人差距”获得约7000票,占总投票数的近1/3,收人分配改革成为百姓最关心的改革。 4.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民之间收人差距的拉大,同样体现在住房公积金的缴存上。Q市通过对多个行业进行调查发现,有的单位为其员工一个月缴存五六千元,有的则只有一两百元,不同行业之间公积金缴存额度相差70倍。“缴得少用不起、缴得多有富余”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公积金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它的设计初衷是“高收入者不补贴,中低收入者较少补贴,最低收人者较多补贴”,从而让普通职工特別是中低收入家庭买得起房、住得上房。但它在现行制度安排下,却陷入“济富不济贫”的怪圈。在执行这一制度的过程中,福利好的单位,员工收入本来就高,不存在购房难题,却可以多缴公积金从中渔利;可是,真正需要购买住房的普通百姓,要么没有住房公积金,要么因为缴费少、贷款难,依旧买不起房、住不上房。从这些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收入越高的受益越大,收入越低的受益越小,这样的公积金“倒挂”非但不能起到调节收入分配、保障弱势群体的作用,反而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公积金异化为“富人基金”,沦为少数利益既得者的“提款机”,这显然有悖其制度初衷和社会公平。 实际运行中,公积金管理的低利率环境进一步加剧了不公。随着近年房价攀升,在一线城市购买一套商品住房动辄在200万元以上。事实上能够凭借公积金贷款购房的,往往不是困难职工,而是一部分收入相对较高的群体。因此,低利率环境实际上是以低成本支持高收入群体满足住房需求,部分高收入家庭甚至是用所购买的第二套住房,坐享楼市升值带来的财富效应,这就产生了“马太效应”。 用发展的眼光看,时至今日,公积金制度存在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住房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城市化的提速,有购房需求的群体在骤然增加,高企的房价已让中低收入群体微薄的公积金相形见绌,住房公积金的互助性、保障性功能在弱化。所以,住房公积金制度需要与时俱进,更加突出社会公平正义。须知,公积金应为普通百姓“雪中送炭”,而不应给高收人者“锦上添花”。 5.近段时间以来,李某某案引起轩然大波并持续发酵,舆论自然把目光聚集在“星爸爸”身上。对于审理过程的公开透明和判决的公正,公众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于李某某案,公众的关注点更多地聚焦在李某某的身份是否会造成法院的轻判,以及权势一方是否会动用资源影响司法方面。一时间,李某某案成为了一个充当社会平等公正“试金石”的案件。 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消息,北京市一中院11月27日对李某某等五人强奸上诉一案进行公开宣判。二审裁定驳回上诉人的上诉,维持原判。一审时李某某被判有期徒刑10年。就在法院宣判结束后的法庭教育阶段,法官特别对当场听取判决结果的李某某说:“作出这样的判决,跟你是谁的儿子没有关系。” 与美国不同,我国没有陪审团制度,就当下中国的国情而言,司法判决也应该多听取舆论意见,参考有益的意见,然后再由法官作出独立判断。舆论代表了民意,而法律在我国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所以,法律理所当然应该听取舆论意见,这也是为什么国家法律草案出台都要公示听取公众意见的原因。 对于社会舆论是否会影响司法判决的公正性和独立性的问题,社会和法律界人士多有争论,尤其是前段时间唐慧案的判决,媒体炒作“上访妈妈”塑造了唐慧的悲苦和坚强形象。但法院判决之后又有媒体质疑唐慧靠“上访”引起社会关注导致判决加重。正如很多人的担忧一样,当下的法制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细节设计仍存在一定缺陷,公众寄希望于在舆论引导下,法制可以逐渐进步,但是任何进步都不是在众声喧嚣中实现的。 李某某闹剧终于结束了。一个道德有污、触犯刑法的青年屡上头条,可以想象,招致的不是批判就是谩骂,李某某案件占用了太多公共媒体资源和太多公共司法资源,而为这些公共资源埋单的是纳税人的钱,这些公共资源本可以发掘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本可以还更多无辜者以公道,可李某某案件在消耗了太多公共资源之后,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反而留下了一地鸡毛。 作为旁观者,我们如果希望社会更公平,法制更公正,就应该更克制。毕竟,如果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得到回应,那首先自己的声音应该够分量,而简单的谩骂和无证据的质疑,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6.2013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表示,我国大概有3亿多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今年有累计3800万人中断缴纳这一保险。而9月份,在2013中国养老金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也曾指出,在人社部作的一项调查中,有23%的工作人口中断了这一保险的缴费。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养老金双轨制的退休制度: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即“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两者之间差距达3倍之多。事实上,中国的养老金改革在2008年就已经被提出了,在过去5年的时间里,一些省份也作出了一些小的改动,但没有哪一个地方能够彻底打破双轨制,让全民享受同样的养老制度。 一边在担心未来养老,一边又抛弃国家提供的社保。这或许是最无奈的“怪现状”。来A湖南的胡女士今年55岁,在广州打工19年,其间一共买了10年的社保,她告诉记者:“我现在有三种选择,一是中断社保,仅保留个人账户内缴纳的资金和利息回老家;二是根据老家的政策,把现有的保险关系转移过去,但社会统筹部分无法转移,只能转移个人账户的资金,则社会统筹部分需重新在当地购买社会保险;三是继续在广州工作,直到缴够15年的社会保险。”而社保一旦中断,也就意味着已达退休年龄的胡女士或因参保年限不够而无法领取退休金。 近日,有网民发帖子称:“不想麻烦国家了!25岁工作,不交养老金,每月存500元,工作30年,以第一个5年零存整取,计32287.50元,第二个5年3万多整存整取计39955.78元,再加5年的零存整取32287.50元就是72243.28元,这样30年后,55岁总计可得381203.44元,存5年定期可得利息90535.82元,分到每月是1508.93元,和现在的养老金对比一下,少吗?你才55岁,再等5年拿自己存的退休金,每月就可以有3376.23元,而你的本金还是38万多元,自己挂了可以留给子女,我看也别给国家添麻烦了,都自己养老吧。” 养老,是全中国近13亿人口的大问题。但是据媒体报道,从以前的“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到现在的“养老不能靠政府”,这期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众不知道该相信谁,不知道自己的老年会是什么样。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26%,呈快速增加态势。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6.6%,呈快速减少态势。社会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双重压力,难免会让人产生一种“养老焦虑”的情绪。一般而言,每个人养老保障由三部分构成,包括社保、企业年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社保有国家信誉做后盾,是最基础的养老保障。企业年金是企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根据自身经营状况给员工增加的福利。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是市民自由选择的,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7.所谓公平正义,在现代汉语大词典(1999年版)中的意思是公正而不偏袒,没有偏私,一般来说,反映的是人们从道义上、愿望上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有人群且有利益分配的地方,就可能会产生公平正义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始终不渝的价值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 有人这样形容中国近1/3个纪的改革历程:前30年,解决了做大蛋糕和“先富”的问题;今后,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同时,要解决好分蛋糕和“共富”的问题。虽然是一种比喻,却耐人寻味。 当今时代,“公平焦虑”已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心理。“知识不是力量、户籍才有分量”的慨叹,折射出教育公平的现实处境;一个具有事业编制的清洁工岗位,引不少大学生“竞折腰”,折射出体制内外待遇保障的差别……毋庸赘言,从教育、医疗到住房、养老,从收入分配到社会保障,当前改革面临的问题,大多与公平正义有关。 2012年3月,温家宝同志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的时候提及公平正义的问题,他这样说道:“我曾经说过,公平正义比太阳还光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大表大会召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公平”一词出现20多次,表明了党将以更大决心和努力,让公平理念更深入人心。 2013年,新一任政府接过历史的重担,承诺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针对本届政府首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点:第一,还是持续发展经济;第二,是不断改善民生;第三,是要促进社会公正。 知之者不易,行之者尤难。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而言,从教育公平到机会公平,从制度公平到分配公平,从权利平等到人格平等,公平正义的概念已经拓展到各种领域,成为改革进程中的“刚需”。无论围绕如何改革有多少分歧争议,公平正义无疑是社会最大的公约数,也是改革的最大共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身份平等的坚冰;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消体制内外无形的“双轨制”;进一步推进收人分配制度改革,让人人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唯有以制度和规则为公平正义保驾护航,才能让公平正义照进现实,才能为中国梦想筑牢坚实基座。 古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平正义,本是人类共同的美好追求;在爬坡过坎、闯关夺隘的改革攻坚期,公平正义的诉求更加强烈。用改革的勇气和担当坚守公平正义,反过来,公平正义所激发的力量,也定能推动转型中国涉过险滩、穿越激流,实现更高层次上发展。 (一)“给定资料2”中提到了就业歧视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请对这些问题进行概述。(15分) 要求:逻辑清晰,内容全面。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5”中画线部分提到“作出这样的判决,与你是谁的儿子没有关系”,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三)“给定资料6”中介绍了我国养老保障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请从公民的角度谈谈,在保障个人养老时存在哪些问题。(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语言简洁,思路清晰。不超过300字。 (四)“给定资料1 ”中提到针对高校招生腐败问题尚没有出台有效的治理措施,请你以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起草一份《关于严格高校自主招生纪律、保证学生入学公平的意见》,提交给领导审阅。(15分) 要求:内容全面,语言简练,思路清晰,格式正确。不超过400字。 (五)古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一)答案提示 ].就业歧视现象直接导致了大批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进而加剧了“就业难”问题; 2.个别高校为保证就业率,使用作假手段,影响了社会信息的真实性及自身的形象; 3.由于无法顺利就业,大批毕业生投入到公务员考试的行列,使公务员考试竞争愈发激烈; 4,一些高学历毕业生选择了相对低层、专业不对口的岗位,形成高能低就的情况,造成人才浪费; 5.个别企业存在排他性歧视,同工不同酬,对企业员工的权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赋分说明】 本题共15分,分点作答,按点给分。 须答出以下五点: 1.加剧了“就业难”问题; 2.个别高校就业率作假; 3.公务员考试竞争愈发激烈; 4.高能低就,造成人才浪费; 5.个别企业同工不同酬。 每点3分,同意义表述可得分,表述不规范的酌情给分。 (二)答案提示 首先,这句话体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彰显了社会公平正义,强调每个人都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其次,这句话出自法官之口,体现了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内容之一,公正是司法追求的目标之一。 再次,这句话也反映了我国的法律是建立在理性客观的基础上的,并不为舆论所左右。最后,法官的这句话,也提醒社会中的众多青少年要正确认识自己,无论出身和贫富,都应自觉遵守法律。 【赋分说明】 本题共10分,分条作答,按关键词给分。 须分四条作答,每条关键词如下: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公平正义; 2.法官,司法公正; 3.法律,理性客观,不为舆论左右; 4.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自觉遵守法律。 每个关键词给1分,同义表述可得分,表述不规范的酌情给分。 (三)答案提示 1.大量在职人员中断缴纳养老保险,直接导致退休后将无法领取养老金,进而失去相应的生活保障。 2.因我国养老制度尚不完善,外来人员、流动人口无法回老家领取养老金或因参保年限不足而无法领取养老金,最终可能导致退休后失去生活来源。 3.部分在职人员萌生以个人存款替代缴纳养老保险的念头,但个人存款存在众多隐性风险,能否依靠个人存款安度晚年尚未可知。 4.我国民众普遍依赖国家及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作为养老保障,缺乏个人养老保险参保意识,使其养老问题又缺一道保障。 【赋分说明】 本题共20分,按条作答,按关键词给分。 共分四条,每条关键词如下: 1.中断缴纳养老保险,无法领取养老金; 2.养老制度不完善,外来人员、流动人口, 因......无法领取养老金; 3.以存款代养老保险,存在隐性风险,前景未知; 4.依赖国家及企业,缺乏个人养老保险参保意识。 每个关键词给2分,同义表述可得分,表述不规范的酌情给分。 (四)答案提示 关于严格高校自主招生纪律、保证学生入学公平的意见 近年来,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腐败现象愈发猖獗,使招生与金钱挂钩,甚至出现明码标价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社会影响极坏。 针对上述现象,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彻查现有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根据近年来制度实施中产生的问题,对制度进行全面补充及修改,避免在制度上出现漏洞,给个别人留下可乘之机。 二、推行阳光招生理念,坚持公开招生中的有效信息,如考生的学业成绩及面试评价、学校的招生计划及录取信息等,接受大众的监督。 三、除了出台招生负责人廉洁自律的规定以外,也要出台相应的惩罚措施,给权力戴上枷锁,从而保证自主招生制度在阳光下运行。 四、建立监督审查小组,负责及时审查高校的自主招生情况,并杨通举报通道,鼓励群众积极监督、依法如实举报。 以上意见,请领导审阅。 XXX XXXX年XX月XX日 【赋分说明】 本题共15分,其中,公文格式占3分,分别为:标题正确给1分,结束语正确给1分,落款正确给1分。 正文部分应按如下思路作答:介绍高校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给出意见。思路正确即给 3分。 具体意见按关键句给分,关键句为:彻查制度,全面补充;坚持公开,接受监督;出台惩罚措施,保证权力正确使用;建立监督审查小组,及时审查,畅通举报通道。每答出一个关键句给1分。同义表述可得分,表述不规范的酌情给分。 (五)参考范文 “天下为公”之感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古人对于理想社会的描述。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的社会,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在追求。 今天,当国家的经济发展有所成就,当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了以后,社会的公平正义成为人们愈发迫切的渴求,社会财富这块蛋糕做大了,怎么分?发展的成果能否惠及全体人民,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关注的焦点。 虽然,早在2004年,我们就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但是依然有劳动者在辛勤劳作的同时还受到旁人的轻视;我们尝到了取消农业税的甜头,却受制于城乡二元体制的枷锁;我们实行了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但是广大留守儿童依然要忍受缺少父母关爱的孤独;我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又要面临养老账户亏空和公积金“济富不济贫”的窘境。 而更有甚者,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正引导一些人从“勤劳致富”走向“拼爹”......在这个富丽堂皇 的大时代,我们的小日子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无奈和窘迫所挟持。 现在,是改革的时刻了。“我们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为我们的社会深化改革标注出“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 “公平正义”不仅是推进改革的目标,更是改革成功的前提。如果改革的红利不能惠及广大群众,改革如何获得持续的内生动力?须知,群众的所求并不多,每个人的一生,从升学到工 作,从赚钱到买房,从育儿到养老......看似平凡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公平正义的保驾护航。 而要实现公平正义,政府首先需要拥有坚定的信念,树立社会公平正义之风,坚决惩办以权谋私者,使全体公民享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其次,尽快打破“城乡二元体制”,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创业发展、追求幸福、实现人生价值的同等机会;最后,建立平等的法律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让每一位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平等地承担责任和受到保护。如此,才能使近十三亿群众过上更幸福、更美好、更有尊严的生活。 天下为公,这样一个朴素而亘古不衰的思想,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望。也许古代先贤所预见的那种“大同”社会过于遥远,我们无法看到。但是,“人间正道是沧桑”,只要我们在不断改革的道路上坚定信念,共同为“天下为公”的理想不懈努力,发挥每个部门、每个群体乃至每个人应有的作用,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事业就必然会不断前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就指日可待。到那时,方“是谓大同”也。 【赋分说明】 本题40分,按档给分。 一类文(31?40分):能够紧扣“公平正义”主题要点,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富于变化。 二类文(21?30分):能够紧扣主题要点,观点比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语言比较流畅。 三类文(11?20分):扣题,观点不够鲜明,结构不合理或不完整,语言比较流畅。 四类文(0?10分):偏题,体裁错误,大段抄材料,立场错误,观点不明,结构严重不完整,语言表达差。 另外: 1.文体不符要求者,判为四类。 2.照抄原材料过多者,依下列情况给分: (1)抄袭超过50%者,判为四类: (2)抄袭较多(30%?50%)者,判为三类下(11?13分); (3)有条理、有选择地抄袭较多者(30%?50%),判为三类中(14?17分); 3.主要减分项目: (1)无标题扣3分; (2)字数少于10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3)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错的字不另扣分,最多扣4分。

猜你喜欢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错误啦!

错误信息

  • 消息: [程序异常] : MISCONF Redis is configured to save RDB snapshots, but it's currently unable to persist to disk. Commands that may modify the data set are disabled, because this instance is configured to report errors during writes if RDB snapshotting fails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option). Please check the Redis logs for details about the RDB error.
  • 文件: /twcms/kongphp/cache/cache_redis.class.php
  • 位置: 第 85 行
    <?php echo 'KongPHP, Road to Ja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