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2《政治生活》第5课第一课时。 (1)导入(略) (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 学生活动:看学案中有关“全国...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2《政治生活》第5课第一课时。 (1)导入(略) (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 学生活动:看学案中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日程”的内容。 ①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 设问:看一看十一届全国人大日程.短短的两个礼拜全国人大做了什么事情 通过阅读教材,能否归纳出这些事情说明人大具有什么样的权力 预设:决定权——国务院机构改革草案的通过;任免权——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更替;监督权——审查各部门工作报告,代表有针对性地提出议案;立法权——本次代表议案涉及立法项目213个。 ②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③人民代表大会的体系。 (3)人民代表的地位与权利。 今年全国人大总共有2 987名代表,顺着日程,我们再看一看学案中“全国人民代表胡小燕的日程”.说一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她主要做了什么,这表明人民代表具有怎样的地位与权力 (4)人民代表的义务与应具备能力。 拥有人民赋予的权利,人民代表就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说话。作为农民工代表的胡小燕在自己呈交的第一份提案草案中这样写道:“建议考虑取消对外地户口人员高考限考规定,高中阶段教育可向流动人口子女敞开大门,并且实行统一收费标准。” 除了胡小燕外,全国两会(人大、政协)代表赵林中等也提交了关于切实关心外来民工子女参加当地高考的建议等议案,这一系列的声音引起了关于“高考是否应受户籍限制”的争议。在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的基础上,我们能否体验一番人大代表的滋味…… 情景设置: 现在我们北京团人大代表就此议题进行代表团全体讨论,在座“代表”依座次分为北京市民代表、外来人员代表、教育界代表、经济界代表4个讨论小组,就“高考是否应受户籍限制”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每组推荐出一个最佳议案,再拿到北京团会议上进行讨论,最终评选出本次讨论最优秀议案与议案阐释。 ①通过学生对人大代表为谁说话、怎样说话的体验(尤其是作为北京市民代表需要怎样对选择自己的人民负责),引导学生理解人大代表光荣权利背后也存在相应的义务: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②通过学生讨论、议案水平的比较,使之明确:作为人大代表,要想更好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必须加强自身的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 总而言之.人民自己选举出来的人大代表尚需努力,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活动效果:从形式上,因为是分组讨论,基本能保证全体同学有机会参与讨论,在各抒己见的前提下又能集中意见。从内容上,因为能触动学生的生活兴趣,学生有话可说,也有理可言。 从立场上看.该主题容易造成学生的“分庭抗礼”,由于预先设置好了各小组的立场,所以必然能呈现出思想的交锋。 (5)公民与人大息息相关。 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着国计民生,而作为公民,也与人大关系密切。我们刚才的模拟,正是一名公民参与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际行动。 讨论:作为普通公民,和人民代表大会还有什么别的关系吗 我们参与人大制度的活动表明:对于当代中学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横批:政治生活,其乐无穷。 (6)课后探究。 “公告”的前两条要求是: ①公民和社会组织均可以就本市需要制定、修改和废止哪些地方性法规,提出立法规划项目建议: ②提出立法规划项目建议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要求: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有没有相关的权利诉求,或者作为一名北京市民,对北京法制建设是否有自己的建议或意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登录http://www.Bjrd.gov.cn,了解并参与“北京人大常委会开门立法”活动。 以上是某高中老师政治教学的一段课堂实录,请你指出本堂课的精彩之处。
选项
答案
解析 (1)重视体验、学生优先。 学生参与“北京团模拟讨论”属于探究,而让学生结合教材仔细研读学案从而自我归纳也是探究。经历了初中课改的学生很习惯于自己把握课堂,也很珍惜自己的参与机会,适当地进行诸如分组讨论、自我设计等探究活动,可以突出课堂学习的学生主体性。“阅读学案”的环节是针对目前学生阅读能力较薄弱的情况而设,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政治学科自我学习、自我阅读的滋味。 按照教材的安排,处理完“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以后就可以结课了。但这堂课设计并没有到此为止,还有一个提升空间——从“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引到“人民代表的能力”,再引到“公民的参与”,最后落实到课后乃至以后生活中的实践“关心北京人大的工作”中去。以教材为基础,但不拘泥于教材,知识的传授与学生能力的拓展结合。优先突出“生”,政治课才能“活”,学生才能理解这门课的意义.这也是“政治生活”主旋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体现。 (2)讲授简洁、节奏适当。 关于这一内容的教学设计,很多是由学生模拟活动引入的——由学生模拟来自各界的人大代表参加记者发布会,由此引进人大会议及人民代表的讨论。但这个引子一来没有实际的意义.二来有“为活动而活动”之嫌,即使活动本身表现了人大代表来自不同群体从而体现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其也不是本课重点,就应该舍弃。这个教学设计把活动分为两种形式:看学案和模拟人大代表讨论议案议题。 本课知识点的处理做到不拖泥带水,重点放在人大权力、人民代表职权与义务,至于人大的性质、体系、人大常委会、人民代表地位等则不展开叙述,而有关人民代表的“权力”与“权利”的区别则不着一字,以免混淆思路,冲淡主题。知识的落实点以教材为基础,拓展(人大代表义务、能力、今后实践)由学生自我体验完成。课程的前半节由于讲授的成分稍多,气氛稍平,但正好突出了其后的探究活动,由于讲授过程取舍得当,使得整堂课起伏有致,同时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相关内容:教材,版本,人教,高中,思想政治,模块,政治生活,课时,人民代表大会,学生活动,看学案,有关,全国

猜你喜欢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知识的智慧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cengyan.com

页面耗时0.0211秒, 内存占用1.06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4次

鲁ICP备17016787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