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下面是一位老师在讲“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探究”第一课“探究指数函数定义、图象及其性质”时的教学片段,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师:请同学们不断地沿同...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案例: 下面是一位老师在讲“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探究”第一课“探究指数函数定义、图象及其性质”时的教学片段,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师:请同学们不断地沿同一方向对折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能找出折叠的次数与某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为了简化问题,不妨假设纸的初始面积为单位1。 师:现在同学们开始做,请找出自变量是谁 自变量和那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关系式是什么 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生:我们探究的是折叠次数是自变量,折叠次数和纸的层数的关系式是y=2χ(这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上折叠次数χ:0 1 2 3……,下一行写上纸的层数y:1 2 4 8……) 师:还有没有同学找到了不同的关系式 请举手。 生:我们找的自变量也是折叠次数,折叠次数和纸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式是y=(1/2)χ。(这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上折叠次数χ:0 1 2 3……,再下一行写上y:1 0.5 0.25 0.125……) 师:列出的这两个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把它们的定义域扩充到全体实数后就成了一个新的函数,我们看自变量的位置在指数的位置,我们给这一类函数起名叫指数函数(这时候板书课题)。 问题: (1)该教师在引入新课题时用了什么方法,对此你有何看法,并说明理由。(15分) (2)请对该教师的课堂提问作出评析。(15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带领学生做了一个小游戏,用的是趣味导人法,趣味导入可以避免平铺直叙之弊,可以创设引人人胜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从无意注意迅速过渡到有意注意。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2)教师在创设好情境后用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问时循序渐进。给学生深入思考的空间,为引出新课题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错误啦!

错误信息

  • 消息: [程序异常] : MISCONF Redis is configured to save RDB snapshots, but it's currently unable to persist to disk. Commands that may modify the data set are disabled, because this instance is configured to report errors during writes if RDB snapshotting fails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option). Please check the Redis logs for details about the RDB error.
  • 文件: /twcms/kongphp/cache/cache_redis.class.php
  • 位置: 第 85 行
    <?php echo 'KongPHP, Road to Ja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