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16-18题。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16-18题。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单元导语 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境,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道德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 课文导语 这篇课文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感言。感情真挚诚恳,循循善诱。熟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的。 课后练习 一、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这样做。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三、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50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师配有多媒体,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 问题: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简要说明设计理念。
选项
答案
解析 设计理念: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此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但很多学习文言文的习惯还没有定型并内化为能力。因此,本课的设计应以读文言文为主,积累为重点的理念。并以板块的模式,展示学习文言文的步骤和读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积累与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的引导,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②通过课文分析过程的展示,明白怎样读懂一篇文章。 ③理解写作手法的运用对于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随着学生读的不断深入,分析课文,感悟主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乐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奋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材。 教学重点: ①积累文言词汇,理解作者求学之志和劝勉之情。 ②学习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感知文中作者的求学精神。

相关内容:材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原文,余幼时,幼时,即嗜,于藏书,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砚冰,手指

猜你喜欢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知识的智慧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cengyan.com

页面耗时0.0257秒, 内存占用1.05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4次

鲁ICP备17016787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