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题。 苏轼《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题。 苏轼《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 ”客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课文介绍《赤壁赋》是指北宋文学家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中的《前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表现了作者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 单元说明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在记叙游览的同时,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悦,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趣。 阅读这类文章,不但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反复阅读这些优美的篇章,体会其中的节奏、语气和韵味,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而体验古人徜徉山水、感悟人生的情趣,也有助于培养我们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学生情况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班额45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问题: 请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 [研讨与练习] 背诵课文,试分析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第3,4段,说说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感情,阐发了怎样的哲理。查看材料
选项
答案
解析 一、设置问题,学生参照课文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圈点法勾画文中写景、议论和抒情的语句;明确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文章感情变化的脉络,梳理文章结构。 明确: 文章采用明暗线结合的方式,即明写泛舟宴乐,暗写自己心境由“乐一悲一喜一笑”的变化过程。通过夜游时的所见所感来抒发人生的感慨。按照这样的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月下泛舟(1),凭吊古今(2~3),阐述哲理(4~5)。 二、品味课文,突破重难点,品味景色之美,体味景中之情 1.齐读第一段.画出写景的句子。 2.研讨:作者笔下的月夜赤壁景色如何 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月夜泛舟赤壁,一袭月光泻在这万顷碧水之上,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来,波光粼粼。茫茫月色,茫茫江水,境界开阔而空明,意境澄沏而朦胧,如梦似幻,真可谓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真是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可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从而表现出作者泛舟秋江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作者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凌空乘风而行,简直就要脱离人世,升入仙境。如此之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而在这良辰美景中又可以饮酒赋诗,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美景、美事,带来美的感受,此乃“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3.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品读情感的变化,研讨以下问题: (1)主客各自是怎样表现的 (2)作者对主客的思想倾向如何 明确: 面对良辰美景主人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且美梦随之而至;而客人似有不解风情之昧,在良辰美景之中,他却以哀婉的啸声传达出悲凉和凄清之音。而文章的感情正是由此发生逆转,由乐过渡到下文的悲。 4.个人朗读第三段,品味文中之“悲”。 (1)指导学生朗读本段,注意情感的把握。 (2)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为品味文中之“悲”做准备。 (3)结合文章具体语句看看作者在悲叹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种悲情 明确: 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之“悲”由三个方面的感触引发: 江山风物触发苏轼联想到历史人物——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一句“今安在哉 ”笔锋陡然一转,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情感跌入谷底,此一悲也——英雄安在;英雄人物尚且如此,那么被贬谪黄州的苏轼情况又是怎样呢 “渔樵江渚,侣鱼虾友麇鹿;驾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以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以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作为有着独步古今才华、远大抱负和政治才干的苏轼,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此二悲也——人生短暂,事业无成;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现实的无奈,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让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悲哀,此三悲也。(此处结合当时背景来谈作者何以会产生这种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哀之叹) (说明:三组对比,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全面地展现作者悲的内因。通过分析,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灵魂深处) 5.齐读第四段,品味文中的“水与月”。画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并思考:本段从什么角度写水与月的 首尾都写“乐”,内蕴是否相同 明确: 本段转换角度从“变与不变”和“取与不取”的角度,围绕“水与月”阐发议论。变:天地字宙变幻不定;水,昼夜不停,奔涌向前,月盈亏有序。不变:我与万物永恒。结合全文看,作者在文中书写了三个阶段的水月:(见板书设计) 由此可见,虽然都言乐,但内蕴不同:开头的乐是因眼前的美景、美事产生美感而乐,是山水之乐,诗酒之乐:而经过人生的思考后,终于从失意的阴影中走出,回归理性,走向成熟,表现出旷达之乐,所以才喜而笑。喜是发于内心,是内心的释然,心情的豁朗;笑是发于内心,是心理的豁达,心情的欢畅,乐以忘忧。 三、小结 PPT回归题目,出示参考答案: 文章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第3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而两位英雄已杏然长逝,化为陈迹。 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也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而自己作为远谪黄州的小人物更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而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第4段抛开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谈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阐发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

相关内容:材料,苏轼,赤壁赋,原文,之秋,既望,泛舟,赤壁,清风,水波,属客,明月,之诗,之章,少焉

猜你喜欢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知识的智慧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cengyan.com

页面耗时0.0265秒, 内存占用1.06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4次

鲁ICP备17016787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