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苏州园林》教学实录(节选),完成第16题。 师: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请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加以说明的? 生1: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阅读《苏州园林》教学实录(节选),完成第16题。 师: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请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加以说明的? 生1: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角度进行说明。 生2:还有角落、门窗、彩绘等。 生3: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师:不错,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下面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 师:如果为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可以怎样划分? 生1:可划分为三层,第一句为第一层,最后一个句子为第三层,中间为第二层。 生2:我也分三层,但我认为第一层应为第一、二句,最后两句是第三层,中间剩下的句子为第二层。 生3:我认为分两层最好,就在“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后划开,前后各为一层。 生4:我觉得还是分成三层好,第一句为第一层,最后两个句子为第三层,中间为第二层。 师:大家的发言都有道理,相对而言,我更赞同第三位同学的意见。下面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生1: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生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生3:总括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师:要求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所以第二位同学的发言欠妥。但这句话很重要,这个句子揭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是全文的中心句。 问题: 以上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实录节选,指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2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从教学实录看.这堂课的课堂对话是没有什么实效的。高效的课堂对话应该是:师生充分互动,课堂生动活泼;教师组织恰当,学生活动高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充分交流、真正共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多方位、最优化地积累知识、训练方法、增长能力。而这堂课的对话基本停留在“教师问”“学生答”的简单层面上.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第一步中,教师由“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请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加以说明的”这个问题引发课堂对话.契入点正确。这时,教师应让学生浏览课文,从对文本的解读中归纳出较完善的结论:或让学生之间相互展开讨论,即通过学生之间的对话。达到相互影响、启发、补充和提高的目的。同时,学生回答完以后,教师以“不错.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一句泛性评价作小结.也欠准确。究竟是这几个学生的答案综合起来“很准确”,还是每个学生的回答都“很准确”?教师的表达没有落实到点上去,让人听了反倒迷惑,这样的师生对话当然是没有质量的。 (2)第二步中,教师由“下面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发起,齐读的安排是恰当的,但对齐读没有提出明确的思维性要求.学生虽然有了与课本对话的形式.却没有与课本对话的具体性思维活动,这样的读是无效性阅读。学生齐读结束后.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读作出必要的评价和点拨,而是直接提出“如果为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可以怎样划分”的问题。任务安排太生硬,这时候学生的解答活动当然就显得很虚化。而且,由于教师所提问题笼统化,所以四位发言的学生也都只针对“怎样划分”作出非常简单的结果性回答。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划分,教师没有要求他们,也不具体阐述。四位学生的回答有分歧,这是引导学生互相对话的一个很好时机,教师应该安排学生分组讨论,说说这种划分的理由,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比较、概括的能力。可惜,这位教师忽视了这个极有价值的对话点。对学生的各种划分结果,教师只用“大家的发言都不错,相对而言,我更赞同第三位同学的意见”作结,为什么“不错”?为什么“更赞同第三位同学的意见”?学生自然仍是云里雾里的。 (3)第三步中,要求“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任务提出后,也应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先揣读一下文段,再归纳、概括。虽然发言学生的回答还比较令人满意,但一个班级学生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发言学生可能只代表了一部分理解和概括能力强一点的学生,而其他较大部分理解和概括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就可能只是听听而已,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没能很好地对话.收获自然是被动而低效的。 纵观这个实录片段,课堂对话只由“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评”构成。缺乏学生研读、探究、讨论、评价、提问、写作等以学生为主体性的活动,更缺乏学生与生活、与自身的联系和碰撞性活动。课堂对话形式单一,活动简单,没有建构起立体性、互动式的课堂对话体系来。

相关内容:苏州园林,教学,实录,节选,美的,图画,作者,角度,亭台,轩榭,布局,假山,池沼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错误啦!

错误信息

  • 消息: [程序异常] : MISCONF Redis is configured to save RDB snapshots, but it's currently unable to persist to disk. Commands that may modify the data set are disabled, because this instance is configured to report errors during writes if RDB snapshotting fails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option). Please check the Redis logs for details about the RDB error.
  • 文件: /twcms/kongphp/cache/cache_redis.class.php
  • 位置: 第 85 行
    <?php echo 'KongPHP, Road to Ja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