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王老师教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他每天都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其实要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也是一种折磨。他想,学生完成这些作业肯定不轻松。 一天下午放学...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材料: 王老师教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他每天都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其实要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也是一种折磨。他想,学生完成这些作业肯定不轻松。 一天下午放学前,王老师突然想,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一次作业会怎么样呢?就叫“自设作业”吧。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学生时,学生很惊讶,作业还有自己设计的吗?同学们感到既新鲜又激动。 第二天,王老师带着期盼和不安的心情打开了那一份份作业,着实吃了 一惊!有“老师,我考考您”,有“小发明介绍”,有“诉说我的烦恼”,有“我喜欢的名人名言”,有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有显示个性的硬笔书法,有的干脆是一幅自画像……看着这些丰富多彩的作业,王老师激动不已!这些作业是同学们怀着极大的热情设计的,那里有学生的坦诚和率真,有学生的希望、喜悦、烦恼的困惑,还有他们对美的理解和对是非的判断,这其中闪烁着创造和智慧的火花,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 当下午放学前,王老师把作业本发下去时,同学们一改以往看也不看便塞进书包的习惯,而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作业本,品位着老师批改的一字一句。借此时机,王老师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以后的日子,“自设作业”竟在许多学生的作业中生了根。王老师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 问题: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谈谈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
选项
答案
解析 从学生观的角度来说,我认为: (1)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学生。材料中王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作业,学生很惊讶,感到既新鲜又激动。学生“自设作业”的结果再次证明了学生是具有巨大的潜能的,可以完成原本他们自身和老师认为无法完成的任务。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教师应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王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构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表明学生是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但其主体程度较低,范围较窄,在完成作业中学生往往比较被动,因此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学生是独特的人,应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够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让学生“自设作业”,可以展示出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学生的作业丰富多彩,王老师将其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可以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够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相关内容:材料,王老师,六年级,语文,班主任,学生,作业,批改,折磨,下午

猜你喜欢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错误啦!

错误信息

  • 消息: [程序异常] : MISCONF Redis is configured to save RDB snapshots, but it's currently unable to persist to disk. Commands that may modify the data set are disabled, because this instance is configured to report errors during writes if RDB snapshotting fails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option). Please check the Redis logs for details about the RDB error.
  • 文件: /twcms/kongphp/cache/cache_redis.class.php
  • 位置: 第 85 行
    <?php echo 'KongPHP, Road to Ja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