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选项
答案
解析 【要点解析】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即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在家庭中,爱心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家长要把儿童作为平等的人,尊重儿童的爱好,关心儿童的兴趣、能力和志趣,和儿童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共享经验和成果,在家长努力创造的良好家庭氛围中,儿童自由自主,其创造力才可以培养发挥出来。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力、条件和机会,甚至一些困难、一些问题,让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让学生成为自己发展牙口成长的主人,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要变传统背本本重知识的单一评价为知识、能力并重凸显创造性能力的复合评价。对学习情绪、学习态度等学习情感内容也相应予以评价。要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注重创造力显现过程的评价。要变教师评价为教师学生双边参与的评价。教师只是评价主体之一,学生也应享有一定的评价权力,赋予学生自我评价、评价他人的权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同时,自我监督、监督他人的过程也是学生一次再学习的过程。总之,不仅通过教学,也要通过考试考核,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由于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从个性入手来培养创造性,也是促进创造性产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1.保护好奇心。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可以引发个体进行各种探索活动。从小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会观察、比较、分析的儿童,往往更有创造力。好奇心受到良好保护和激发的儿童,更有竞争力。对于学习者提出的任何奇特的问题,家长与教师都应给予鼓励和赞赏,不应忽视或讥讽。并且还应该引导培养学习者的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害怕犯错误往往导致循规蹈矩,故步自封,逐渐丧失了创造力。要以肯定态度接纳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也许这些问题不尽合理,甚至是错误的,教师都要以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引导学生正视并反思错误,尝试新的探索研究,千万不能简单、轻易地否定学生甚至打击学生,那样,与学生热情、自尊心一同丧失的还有学生宝贵的创造力。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应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鼓励学生质疑,努力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其思维的独立性。对平常的问题的处理能提出超常见解者,教师应给予鼓励。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教师应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大胆猜测,并尽量让他们有猜测的成功体验。教师创造情境,激发想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或者开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更为鲜明、完整。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见贤思齐是人的正常心理。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领略到创造者对人类的贡献,受到创造者优良品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激发其向创造者学习的心理需求。例如,向学生推荐阅读发明家、科学家等名人传记,或带领其参观各类创造性展览、与有创造性的人直接交流等都会对学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通过各种专门的课程来教授一些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力。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发散思维训练。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发散思维能提出大量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大量想法可供选择,能让学习者思路活跃、思维敏捷,保持活力。教师可结合具体学科进行训练。比如数学课上的一题多解,语文课上的一词多用都是发散思维的一种训练。 2.推测与假设训练。这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尽管假设推测法得出的大多数想法可能是不切实际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行的,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发现不可行、不切实际中的合理因素,引导学生将假设进行转换,使其成为合理的、有用的思想。比如,让学生续写故事的结局。 3.自我设计训练。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给他们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实际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如贺卡、图画、各种小模型等。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完成自己的设计。自我设计可以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初中生和高中生可以在教师的协助下设计并完成较复杂的课题。比如,完成一次新闻发布会。 4.头脑风暴训练。头脑风暴指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教师要熟悉头脑风暴的规则和程序,使课堂轻松活跃而又不失脑力激荡的规则。学生可轮流发言,每轮每人简明扼要地说清楚一个创意设想,避免形成辩论会和发言不均。教师要以赏识激励的词句语气和微笑点头的行为语言,鼓励与会者多出设想。遇到人人皆才穷计短出现暂时停滞时,可休息几分钟再进行。 上述所列方法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交叉或重叠,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训练方式。培养创造性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并不存在捷径或“点金术”。创造性的产生是知识、技能、策略、动机等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虽然各种直接的、专门的创造性训练是有效、可行的,但不应取代或脱离课堂教学。排斥或脱离学科而孤立地训练创造力,这实际上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也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许多研究证明,结合各个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猜你喜欢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2-2014 曾言题库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cengyan.com

页面耗时0.0279秒, 内存占用1.05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4次

鲁ICP备17016787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