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以及贯彻这些原则的基本要求。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试述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以及贯彻这些原则的基本要求。
选项
答案
解析 【要点解析】 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塑性强,这就要求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校德育必须目的明确,方向正确,引导学生把平时的学习、劳动和生活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联系起来。 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中共十五大提出了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我国教育要以邓小平“三个面向”为指导,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把坚持共产主义的方向性与学生日常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努力做到言行一致。教育者要教育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加强对学生提出德育要求和进行评价时则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把先进的要求和普遍性的要求结合起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奋发向上,向着更高更远的道德品质迈进。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很善于诱导,它的学生颜回对孔子循循善诱作了极高的评价。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教师要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启发自觉,以理服人,并以榜样教育学生。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小学生活泼爱动,兴趣广泛,喜欢参加自己爱好的活动。德育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向学生宣传社会上的模范、榜样事迹,宣传学生中的典范,通过先进榜样的形象,加以说理教育,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微小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多加赞许、表扬和激励,引导他们逐步向前,以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既要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又要向学生提出合理、明确的要求,给以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对其缺点错误进行严肃批评。德育原则之一是以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为依据。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是辩证的统一。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当我们对一个人提出很多要求的时候,在这种要求里也就包含着我们对这个人的尊重”。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尊重和相信学生的人格和能力,是严格要求的前提。只有真诚地热爱和关怀学生,才能提出合理的要求,也只有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提出的严格要求,才能促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言行,克服困难,完成既定的教育任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教育。 教育者在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时,要注意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的人格和上进心,不以成见看人,爱护、尊重与信赖学生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品德,也是教好孩子、获得所期望的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皮格马利翁效应正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②在尊重信任学生时,坚持严格要求,防止无原则地迁就和放任;在严格要求时,要相信他们的力量和能力;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道德水平提出合理、明确、具体、适度的要求,这些要求应是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实现的;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在贯彻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正确、合理和恰当,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③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有统一的要求,同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要认真执行,对合理的、正确的要求,要坚持贯彻,对不合理的或不正确的要求,要及时改正。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在学校内,校长、班主任、各科教师和全体职工等,都要在学校党组织和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形成一股统一的教育力量,按照一致的培养目标和方向,统一教育的计划和步骤。 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面貌的培养,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影响来实现的,因此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有关机构要建立和保持联系,形成一定的制度;要及时和定期地交流情况,研究学生的教育状况,制订互相配合的方案;要分工负责,共同努力,来控制和消除环境中对学生不良的自发影响。 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逐步提高的过程,德育工作必须耐心细致,防止时紧时松,时宽时严,断断续续。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还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具有非常丰富的现代价值。实行因材施教,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的品德发展既有一般规律、年龄特征,又有各自的个性、优点与不足,德育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每个学生。 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由于学生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和个性特点、内心的精神世界,因而对他们的教育必须有的放矢,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学生思想认识与品德的发展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因而进行德育有必要研究和弄清每一个年级学生的思想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小学德育作整体规划,系统安排,以保证德育切合小学生实际,具有连贯性和巩固性。

猜你喜欢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错误啦!

错误信息

  • 消息: [程序异常] : MISCONF Redis is configured to save RDB snapshots, but it's currently unable to persist to disk. Commands that may modify the data set are disabled, because this instance is configured to report errors during writes if RDB snapshotting fails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option). Please check the Redis logs for details about the RDB error.
  • 文件: /twcms/kongphp/cache/cache_redis.class.php
  • 位置: 第 85 行
    <?php echo 'KongPHP, Road to Jane.'; ?>